这些“家庭医生”奋战在上海抗疫一线 上海封控区涉及人口数降至48万 老旧小区占全区57%的上海黄浦将这样做好防疫管理 宁夏银川打造“新型便利店” 建成“无人警局”15个 北京朝阳:高温下的核酸检测现场 贴心服务有“凉”方 北京从严从紧加强社会面疫情防控工作 穿越沙漠的铁塔“绿洲” 小朋友的“整牙热” 该降降温了 【中国好手艺㉛】杨氏泥塑 当中考生得知“好消息”后 清水河边检站中缅边境查获走私黄金案 案值446万元 宁夏银川推广电子居住证 让暂住人口不再“跑腿办事难” “新职教法”搭建成才“立交桥” 中国职教迎改革红利 疫情之下孩子需要你做什么? 谎称会用“仙术”,女子诈骗50余万 (上海战疫录)上海住宅小区基本实现“场所码”全覆盖 广西120余种粽子同台竞技 展非遗制作技艺 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 罗昌平公开赔礼道歉 广东近期雷雨天气频繁 需警惕局地雷电等灾害 (上海战疫录)中国多学科医学专家同心全力守“沪” (上海战疫录)如何织密老旧小区疫情防控网?上海黄浦区:将做到“严”“实”“深”“细”“快” 四川邻水新增29例感染者 已实现社会面清零 给孩子补劳动课 不仅仅是一盘“西红柿炒鸡蛋” (上海战疫录)谢谢你们来过上海!上海虹桥向离沪旅客发放“爱心物资” 交通疏堵 银川在行动丨凤凰北街打通工程预计6月中旬建成通车 如何科学消毒?这“六大误区”要避免 努力织密首都防疫大网——倾听几位北京下沉干部的故事 上海: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覆盖率达64.51% 江西新增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南昌市全面复学 长宁这些“夫妻档”,书写“并肩战疫”的别样浪漫! 星空有约丨25日趣味天象:“双星伴月”形似“可爱笑脸” 每去一次医院,他都带着几十张社保卡 上海强化落实扫码通行:拒不执行造成疫情传播将被追责 西湖社区“银龄学堂”开讲 厦门身心障碍孩子特别成人礼:听见生命绽放的声音 【我们的“金饭碗”⑨】王太村:乡村美景变致富“钱景” 一线调研:同心协力 助小微企业闯难关 从“新茶饮”到“国潮烘焙” 谁能抓住这届年轻人的味蕾? 孩子网游充值,家长责任不能一推了之 高校副院长微信群内发不雅信息:必须一查到底 全国首份“噪音扰民”诉前禁止令正式解除 5月22日18时至24时,天津新增7名阳性感染者 两岁接触摩托车 萌娃骑手梦想登上国际赛场 四岁萌娃骑摩托赛场飞驰 梦想成为职业赛车手 利通区农业发展再注“科技芯” 银川首批3名学员拿到C6驾驶证 宁夏开展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 蒙牛李鹏程:汇聚中国企业力量,共襄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马杰:用科技的光芒照亮每一个梦想 “西北足球强市”宁夏灵武:让校园足球成城市靓丽名片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这些“家庭医生”奋战在上海抗疫一线

2022-05-23 17:03:55来源:经济日报客户端

上海本轮疫情以来,以家庭医生为代表的社区医务人员坚守社区防控阵地,核酸采样、居民转运、健康观察,处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平日里,家庭医生团队肩负居民健康使命,从孕产期保健到新生儿访视,从风险筛查到健康管理,从全科门诊到护理病房,从康复指导到中医服务,从家庭病床到安宁疗护,始终陪伴在居民身边。疫情中,他们更是化身“大白”,多线作战,担当着一位医生的使命与信仰。如今,在上海长宁区的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共有家庭医生工作室45个,家庭医生185人。

听声音,我们就能认出你

“侬是方医生哇?”在采样队伍中,一位居民认出了穿着“大白”服的方炳医生。“老伴儿,侬哪能没认出来方医生,方医生侬辛苦了,今天老开心的,方医生帮我采样。”这句话一出,居民采样的队伍中马上“热闹”起来。

“方医生,侬辛苦了。”“方医生,我们老想念侬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

方炳是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家庭医生,负责虹储和何家角两个居委。疫情一开始,方医生的电话就没有停过。居民们一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抗原阳性了怎么办?如何对自己进行观察?如果有不舒服该怎么处理?如何做好防护和对家人的保护?……根据居民们最关心的问题,方炳医生梳理出各种问题清单及解决方案,分享给团队成员,让更多的居民得到专业解答,缓解因未知导致的心理压力。

在方炳医生负责的居委中,有居民一家3口核酸异常,在等待转运的过程中,家里的孩子夜里突发高热,而家里没有备任何药物。看着哭闹不止的孩子,急得团团转的家长想到了自己的家庭医生方炳。

通过线上问诊的方式,方医生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嘱咐完先给孩子物理降温后,立即联系药房的同事准备好退热药,并亲自将药送到这位居民居住的小区,再由小区“大白”志愿者送到居民家门口。之后再远程指导、观察孩子服药后的体温情况,并嘱咐间隔给孩子补充果汁和水。待忙完这一切,已经是凌晨1点了。第二天,孩子的体温慢慢下降,坐上了转运的车辆。

近一段时间,随着上海疫情的好转,方医生电话的那头更多的是出院出舱的患者。问一问目前的身体状况、评一评心理情况、再聊一聊需要注意的事项,安排好后续的核酸检测,一桩桩事情方医生都会记在本上。在方医生的关心下,一些没有与家庭医生签约的居民,申请了线上签约。

这是他坚守40多天中普通的一天

从3月底离开家至今,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陶齐渊已在工作岗位上坚守40多天了。

这天,清晨5点醒来的陶齐渊,立刻摸起手机,查看工作群里的当日工作安排;6点,他叮嘱着工作室的伙伴们领取早餐后去工作室做准备;7点,陶齐渊准备物资、穿上“大白”服,与居委干部和志愿者们沟通好当天任务;8点不到,陶齐渊开始了采样工作。

对于封控居家的居民,尤其是慢性病居民来说,能见到自己的家庭医生是件安心的事,所以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们,尽量负责各自签约的居民区。

“采样的同时还可以了解部分签约居民的病情变化,给予用药指导。”陶齐渊说,居家期间居民的心理压力、焦虑情绪以及厌食、失眠等问题,都会接踵而来,这个时候家庭医生就是他们的“定心丸”。

中午12点,结束了上午的采样工作,陶齐渊医生匆匆赶到中心,匆匆吃过午饭,就开始为下午的简易门诊做准备。

13点30分,简易门诊准时开诊。陶齐渊会根据病人的需求,通过微信等方式了解病情变化。“疫情期间血压不稳定,要先考虑到特殊时期饮食和睡眠的影响情况,再决定是否予以调整药量。”面对一位病人的咨询,陶齐渊医生认真地答复着。

17点,门诊结束,陶齐渊医生一边线上回答居民的问题,一边等待第二天的工作安排,进行人员安排、物资申领,同时对采样结果异常的安排上门复核采样。

晚上9点,陶齐渊开始上门复核,一直忙到凌晨……

24小时在线的“最强大脑”

作为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质控科负责人、家庭医生主管,王雯雯开始着手统筹规划大人群核酸检测的最佳方案。而此后的每个夜晚,中心质控科办公室总是灯火通明。趴在桌上眯一会,或在行军床上躺一会儿,醒来再继续工作,成为4月份她的工作常态。

王雯雯清晰地记得,最多的一天,辖区安排核酸检测点位59个、工位140余个,最大的社区居民底数达5000余人,如何合理调配、统筹安排人员成了排班中最大的难题。为此,王雯雯提前与居民区书记逐一电话沟通,掌握每个点位的采样情况与底数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排班。

采样人手实在紧张,王雯雯就主动把自己排进核酸大筛的队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专往有“挑战”的点位跑,协调采样安排、理顺采样流程、顺利完成采样任务。

这些工作结束后,手机中几十个微信工作群还在等着她沟通协调,面对居民就医、配药、转诊等问题,王雯雯就要不停变换身份与角色,上下沟通,协调处理好每个“棘手”问题。

在同事的眼中,王雯雯是24小时在线的“最强大脑”,而在她自己的心中,作为一名家庭医生,能为辖区中的居民多做一点,是她最欣慰的事。(经济日报记者 李景 通讯员 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