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出来的肿瘤?浙大研究成果破解胶质瘤产生根源 复旦儿科有个收治新冠密接新生儿的年轻病区 急诊科护士长72天未休迎来护士节:所有辛苦都值得 厦门迎来强降水 科技助力改善内涝顽疾 女子预约尾号6666车牌却丢失 警方通报:已按规定为其补办 南京选出金陵十大树王:百岁刚起步 千岁不封顶 微光守沪丨“小巷总理”李静珠:“疫情不散,我们不退” 广西眼科护士与流动手术车“结缘” 狭小空间内连做37台手术 上海长宁区一超市销售过期龟苓膏 当地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 初中生偷拿10元零食 老板要求其付款或找家长被指责 湖北援沪医疗队在战“疫”一线收到暖心祝福 (上海战疫录)十多万名护士上海抗疫:共情、共事、共克时艰 无电子通行证、违规配送,上海普陀警方查处“黑骑手”954人 五脏六腑长反了!安徽专家“逆向”切除罕见“镜面人”肺部肿瘤 (上海战疫录)擅自将46名密接人员转运致疫情传播 3名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30余名闽台青年开启祖脉寻根 将背着福神从福州徒步到泉州 山城起“西风” “渝和”相约正当时!——“和田·中国特种旅游目的地”推介活动走进重庆 “不怕累”的浙江援沪护理队员:用护士“本能”去战斗 天津市人社局提示:办理来津引才落户要通过正常渠道自行办理 他们在抗疫一线度过护士节 94岁退休教授谈起诉知网初衷:敦促知网知错改错 育人不断线 隔屏不隔爱 上海线上教学平稳有序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西安火车司机父子的飞驰人生 山西多举措促进青少年成长发展 满足青少年差异化需求 农工党员王丽芳:因爱而生的护士“发明家” 一位村支书的65天战“疫”记:熬过夜、入过舱、白了头,更不能退、不能松 河南许昌问责“防疫不力”:24人受党纪政务处分 夫妻煤烟中毒致伤残 调解员析法释理化纠纷 贩卖运输毒品30余克 两男子获刑被处罚金 银川交警落实落细6项便民利企措施 疫情下的社区工作者:他们也需要“树洞” 千年遗迹成“告白墙”? 提高游客保护意识很重要 95后地铁女检修工:隧道的追光者 西藏航空客机起飞时偏出跑道致36人擦伤扭伤 重庆机场1条跑道关闭 陕西千年遗迹成“告白墙” 讲解员称“破坏不可逆” 三年购买1吨黄金却又低价销售 这家公司在干啥? 北京增设应急专业职称 从事消防救援、防灾减灾等可申报 海南对自建房实施“四色”分级管控 88岁奶奶爱玩呼啦圈:最多能转70分钟 肚子小了很多 走近ICU护士:“生命之门”背后的捧灯人 卧底植发培训、数毛囊维权……脱发纪录片让观众笑出泪 “关口前移”防重症,他们奋战在上海疫情防控一线 天津新增一名新冠阳性感染者 为北京自驾抵津人员 强援守“沪” 这支重庆医疗队敢打硬仗 点亮一盏灯,闪耀一束光:来自护士们的动人故事 水利部珠江委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 39天收治近1600人,上海金山区级方舱医院关舱 看到残缺的佛像,这位年轻人用代码干了件大事 护士节:“搏疫”的她们许下这些“小心愿” 他们,向“疫”而行!让青春在战“疫”中闪光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闻”出来的肿瘤?浙大研究成果破解胶质瘤产生根源

2022-05-12 17:06:26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5月12日电(谢盼盼 柯溢能)肿瘤是如何产生的?一直是横亘于科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浙江大学首次通过清晰证据链,证明了嗅觉感知体验和胶质瘤发生之间存在独特的直接联系。

这项成果于北京时间5月11日刊登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陈鹏祥,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下称“浙大”)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系、良渚实验室研究员,浙大二院双聘教授刘冲。

令人闻之色变的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恶性原发性颅内肿瘤,年发病率约为3-8人/10万人,从发现疾病到死亡,患者中位生存期仅15个月。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等多模式治疗。目前认为,胶质瘤的病因由先天的遗传高危因素和后天环境中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但是,尚未确定环境刺激究竟如何与疾病关联。

在十数年的研究中,刘冲一直在思考,什么因素会诱发胶质瘤的产生?

“肿瘤细胞的成长,会与周围的细胞交流、传递信息。而神经元是大脑的基本功能单位,通过神经放电方式来发挥功能。因此,我们聚焦于神经元活动,探究其是否会影响胶质瘤的产生。”刘冲介绍。

揭秘环境刺激与胶质瘤产生的关系,第一个挑战是要构建能够自发生成胶质瘤的实验小鼠模型。因为自发而非移植产生肿瘤,才能真正反应出肿瘤在大脑中形成的过程。

面对这一挑战,刘冲实验室耗时数年,构建了模拟人类大脑中胶质瘤的产生过程的可靠动物模型。通过严谨的分析,团队发现肿瘤主要自发产生于嗅球的突触小球层,也就是嗅觉环路第一级神经元(嗅觉感受神经元)和第二级神经元(称为僧帽/簇状细胞)的信息交流区域。

“既然嗅觉脑区是胶质瘤的好发部位,那么,嗅觉环路的神经元活动是否会影响胶质瘤的发生?”这个突如其来的“脑洞大开”,成为整个研究的关键。刘冲团队随后对这个猜想进行了进一步验证。

浙大研究团队利用前沿的化学遗传学干预手段,精确抑制小鼠嗅觉感受神经元活动。研究人员发现,抑制嗅觉感受神经元活动后,肿瘤体积显著下降;而激活其活动后,肿瘤体积增加。结果证实,嗅觉环路神经元的兴奋性活动是胶质瘤产生的根源。

为了验证上述结论,浙大团队进一步通过精准的物理阻断方式,阻断小鼠单侧嗅觉输入。直接封闭小鼠单侧嗅觉输入后,研究人员发现,封闭侧大脑嗅球中肿瘤的体积缩小,充分证明了嗅觉刺激可以调控胶质瘤发生。

“该研究首次通过物理手段干预自发胶质瘤生成,也验证了嗅觉神经环路在胶质瘤生成中的地位。”刘冲说。

明确了诱发胶质瘤产生的嗅觉神经环路,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追根溯源,搞清楚背后的机制是什么?

刘冲团队通过深入分析,筛选出生长因子IGF-1是潜在的重要效应因子,而嗅球中IGF-1主要表达在嗅觉环路第二级神经元僧帽/簇状细胞中。基于上述发现,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小鼠模型,可以同时模拟胶质瘤发生和去除僧帽/簇状细胞特异性来源的IGF-1。结果显示,敲除了僧帽/簇状细胞中的IGF-1后,肿瘤体积显著降低。随后,团队在此小鼠肿瘤模型上,同时激活嗅觉感受神经元和阻断IGF-1信号通路,发现嗅觉激活导致的促瘤作用被完全消除。清晰证明,嗅觉活动主要是通过IGF-1信号通路调控胶质瘤的发生。

刘冲介绍,“在整个胶质瘤发生的环路中,嗅觉环路中的僧帽/簇状细胞受到嗅觉刺激分泌出生长因子IGF-1,相当于电波发射塔发出了生长信号。而这个信号被肿瘤细胞上的生长因子受体接收,这就好像电波被天线接收,进而传递到肿瘤细胞内,启动细胞恶变和增殖的程序。”

多年来,在与浙大二院神经外科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刘冲实验室一直关注神经系统肿瘤细胞起源、肿瘤演进机制和个性化治疗策略的研发。最新成果的发表,从全新角度揭示外部感觉(嗅觉刺激)可以直接影响胶质瘤发生。

刘冲表示,这一成果为后续进一步探究不同感知觉刺激(例如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甚至是情绪应激和异常神经功能相关疾病,是否也会影响肿瘤发生提供了无限思考空间。基于此研究的深入探索,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肿瘤发生本质这一基本生物学问题,并为胶质瘤的预防、早期干预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