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这家人三代种桑养蚕半世纪 带领全村人走上致富路 外出采购需要注意啥?网购取货如何更放心? 手术如“高空走钢丝” 粤医生巧取背部皮瓣修复面部缺损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高山上的“夫妻”瞭望塔:瞭望、防火、守林,森林里的家 脑中风瘫痪无法站立?粤医生通过3D打印助患者重新走路 北京农商银行数据中心聚集性疫情累计判定密接人员915人 专家解读入汛以来最强降雨 军嫂在隔离点当“管家”:尽力让每个人“生活如常” 北京5月12日起公共场所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 中小学幼儿园暂停返校 江苏宿迁辅警救助跳河轻生男子 黑夜中从堤坝跃下 (上海战疫录)长时间居家如何少焦虑?社区心理咨询师建议居民穿上“心理防护服” 北京朝阳新增感染者5名 其中社会面筛查发现4名 江南华南局地将迎入汛以来最强降雨 国家防总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辽宁大连加强常态化核酸筛查工作 全市每周开展一次常态化检测 广州无新增本土感染者 本次疫情社区传播基本阻断 济南有序恢复堂食 初中毕业年级启动复课 空中看宁夏|西鸽酒庄 贺兰消防为困难群体家庭免费安装感烟器 未来几天,宁夏降雨、大风、降温、霜冻轮流来! 多名涉案人员竟是在校学生 广州本次疫情社区传播基本阻断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寻子24年 她终于迎来最好的母亲节礼物:团圆 山西晋中粉煤灰仓倾倒事故救援纪实 青海省公布首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案例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王仁:巡山采药数十载 让中草药文化“活起来” 安徽萧县:数据防控阵地上的“疫”线守夜人 “身高焦虑”与其走捷径还不如自律 (上海战疫录)私自哄抬“鲜食大礼包”等价格 两企业员工被行政处罚 江苏无锡10岁女孩会做50多道菜 从小就爱在厨房玩 清水河边检站查获大批涉嫌走私香烟及手机 新疆巴州高原宝库万物萌发 野生动物自在奔腾(图) 广西迎入汛最强暴雨天气过程 启动洪涝灾害Ⅳ级应急响应 他们,冲在消杀病毒第一线 疫情下老人总是睡不着觉如何缓解? 广西95后医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传递生命希望 寒潮天气致青海多地出现气象灾害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北京:高考生考前14天须在京且保持居家或家校两点一线 海南三亚高速路发生事故 消防人员救援被困车底司机 生活更“巴适”!山城步道、特色公园成重庆新名片 河北枣强一对辅警“新人”抗疫间隙举办“云婚礼” 广州发布洪水风险预警 全市各江河发生洪水风险极高 青海颁河长令治理保护“母亲河”湟水 (上海战疫录)上海公安连续查处两家责任不落实经营主体 已累计处罚35家 23岁考研小伙报名方舱志愿者,医护们轮流给他送来纸笔 吉林铁路部门组织开行学生返乡专列 北京发布新规征意见:急救工作站接指令后2分钟内派出救护车 安徽合肥在院治疗感染者清零 他们守护110多名特殊患者 银川免费发放车用气瓶电子标签过千枚 永宁检察院未成年人“一站式”办案区投用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通讯:这家人三代种桑养蚕半世纪 带领全村人走上致富路

2022-05-09 19:07:06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5月9日电 题:这家人三代种桑养蚕半世纪 带领全村人走上致富路

中新网记者 许青青

驱车从348省道进入广东省英德市石牯塘镇三联村,沿途可见青翠的桑树田。越是接近三联村,桑树田就越多,直到进入村中,山谷里成片桑树田连接在一起,随风摇摆掀起阵阵绿浪,远远望去好似青绿的海洋。

三联村是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全村8000多亩的土地上种植的全部都是桑树,受三联村种桑养蚕致富的影响,周边村的村民也纷纷加入到这个产业中,目前该村所属石牯塘镇桑树面积约1.3万亩,多个村通过种桑养蚕走上致富路。

而在1982年以前,三联村和石牯塘镇甚至没有一棵桑树。这一切要从村支书李世明一家开始说起。

“赤脚医生”李奕秋啃下第一只种桑养蚕的“螃蟹”

李世明的父亲李奕秋今年80岁。年轻的时候他聪明好学,曾是三联村的“赤脚医生”。上世纪80年代初之前,农村各种物质资源匮乏,村里的农作物也仅有稻谷。李奕秋在行医的过程中发现了种桑养蚕卖蚕茧比种植水稻的效益要好很多,于是他带领一大家人,直接在村里承包了20亩土地开始尝试种桑养蚕。

桑叶菜生产车间。 陈楚红 摄桑叶菜生产车间。 陈楚红 摄

凭借辛勤的劳作和不断的经验总结,李奕秋的种桑养蚕路的技术愈发成熟,到1990年,其个人家庭扩种面积已达到200亩,成为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李世明回忆,自己家是村里第一户买大彩电的家庭,当时全村人都很新奇,父亲不得不把电视机搬到户外才能容纳全村人一起看。

看到李奕秋家种桑养蚕的成功,其他村民也开始向李奕秋讨教种桑养蚕的技术。李奕秋不仅热心免费为大家提供桑苗,教授大家种桑和养蚕的技术,还为大家解决了蚕茧的销售问题。在李奕秋带动下,全村掀起了种桑养蚕的热潮,到1990年,全村种植桑树达到1000余亩,各家各户都买了大彩电和各种电器,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李世明成立蚕桑专业合作社 全村种植规模再翻五倍

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经济效益更高,当地周边很多农户纷纷开始种桑养蚕,导致供过于求,蚕茧蚕丝的价格下滑。同时,由于蚕苗娇弱,近距离多点养蚕虫很容易互相感染疾病,蚕虫病死率较高。再叠加三联村养蚕的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经济效益上不去甚至亏损。

跟随父亲养蚕多年,李世明看出了这些问题,于是带头成立了英德市光明蚕桑专业合作社(蚕苗养殖基地),引入技术支持,专门为村里培育优质的蚕苗,这样就解决了养大蚕与养蚕苗相互聚集导致蚕苗容易感染病症的关键问题,蚕苗成活率得到很大提升。同时,为了解决蚕茧的销路问题,他还托底收购村民的蚕茧,保障了村民的利益。

经过李世明和父亲的努力,全村人在他们的带领下熬过了最艰难的价格波动期后,三联村的种桑养蚕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到2012年,三联村的种桑规模达到5000亩,带动农户已近800户。

第三代“90后”开发桑叶菜 电商直播助力桑蚕产业继续发展

李世明的儿子李炜星出生于1992年,从小吃着母亲做的桑叶菜、喝着母亲煮的桑叶汤长大。2012年,还在广州读大学的他在同学的启发下想到:“既然桑叶可以食用,那为什么不能把它推向市场呢?”于是他向父亲李世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和父亲一起大胆尝试,将原本只用于养蚕的桑树叶研制成为预制蔬菜制品——桑叶菜。

李世明、李雪艳、李炜星(从左至右)。 陈楚红 摄李世明、李雪艳、李炜星(从左至右)。 陈楚红 摄

2014年大学毕业后,李炜星回到家乡成立了英德市菜篮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规模化生产桑叶菜,成为广东省首家生产桑叶菜的企业。“一开始村民都有顾虑,担心摘了桑叶会影响养蚕”,李炜星说,事实上桑叶菜只采摘嫩芽叶,不影响蚕虫吃的桑叶。

在看到父子俩的成功后,石牯塘镇上的桑农纷纷加入到桑叶菜的生产链条上。如今,在该公司的带动下,除了三联村桑树种植约8000亩,石牯塘镇桑树种植面积已达到1.3万亩左右,公司年生产桑叶菜超60万斤,农户的每亩桑树田能增加收入超千元。

不仅如此,李炜星的妹妹李雪艳在哥哥的带动下,放弃了深圳的高薪工作,2021年返乡创业成立了链嘉乡(广东)食品有限公司,与菜篮子农业公司联合,除了桑叶菜还开发了竹笋菜、豆腐等。她表示,想通过电商、直播等更加年轻新颖的方式,把家乡美好的绿色产品、风俗文化、乡村特色等,介绍给全国各地,并使其走向世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