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不应是一场跟风之战 河南昨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6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例 疫苗第四剂是否必要?以色列经验:对老年人很有用 安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1例 探测外星人是否存在?甲烷可能是关键 “谁弱谁有理”?违法的特权不存在! 反PUA不加班 这届00后找工作“挑老板” 追查检测报告造假应“顺瓜摸藤” 在“天宫”中,航天员们如何喝上一杯热豆浆? 精准帮扶 稳定就业,各地在行动 雄安新区“四纵三横”对外高速骨干路网带来了什么? 我国首型“混动版”长征运载火箭面世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26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656例 北京今日仍有小雨光顾气温下降 将不利早高峰出行 广州推出“信邮哀思” 倡导市民居家追思、延后祭扫 我国首型“混动版”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吉林省发布会集中回应买菜难:长春未来三天每天将投放千吨蔬菜 淡化中考选拔功能是未来趋势吗 “满当当”和“空荡荡”背后 谁来制约停车位任性涨价? 辽宁省新增5例本土确诊病例、5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南方阴雨频繁将持续至清明前 降温如“换季” 遏制考研“高考化”:必须扛住功利化办学“压力” 重庆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吉林:中医药应对疫情显身手,3天退热率96% 安徽省防返贫监测“一码申报”上线 南水北调江苏段调水工程全部通过完工验收 中东部地区有大范围降温雨雪天气 华南等地有小到中雨 宁夏公办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有变 “送你一朵小黄花”   缅怀先烈 宁夏下发61份食品安全责令改正通知书 购买滞销鲜花 致敬志愿者 宁夏发布“杨柳絮始飞预报” 海南万宁一村干部涉黑 长期把持基层政权一审被判二十五年 上海明确新一轮核酸筛查要求封控管理期间人员“足不出户” 2022年(第二届)中国青年梦想季暨“百万青少年看自贸港”系列活动启动 “长江三峡1”纯电动游轮首航 防疫发展两不误——山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见闻 中国发现最早猫头鹰化石 600万年前竟然不是“夜猫子” 哈尔滨多举措为疫情下的中小微企业纾困 聚焦上海最大规模核酸筛查 辽宁大连:连续6天无社会面新增阳性感染者 本轮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辽宁沈阳:大树倒下刹那 “90后”女孩儿舍身救了医生、保住了核酸样本 “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专访上海集中隔离点医疗救治组组长陈尔真 河北廊坊封控政策调整 有序推动域内解封 新模式助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网眼督查】共享头盔有配无戴成“摆设”为哪般? 宁夏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认定实行告知承诺制管理 灵武电厂国内首个联合调频工程年内投产 宁夏知识产权综合金融服务再谱新篇 平罗县推进“三缘型”党支部建设 激发组织活力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考研,不应是一场跟风之战

2022-03-30 09:06:21来源:工人日报

【现场·我在我思】考研,不应是一场跟风之战

乔然

去年,我的一位本科同学在工作两年后决定考研,身边的一位亲戚也向我咨询自家大三学英语的孩子是否应该考研。一时间,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都要跻身考研这条赛道:应届生、复读生、在职工作者……

与之对应的数据也显示,今年考研人数为457万,考生数量、增长幅度均创下历史新高,相关的网络话题更是频频引发热议和讨论。

考研怎么就成了读书研究、求职工作的“优解”?

最近,我采访了几位考研学子,试图了解其中原因。其中一位考生让我印象深刻,今年落榜后的她毅然决定“三战”,她认为“优秀意味着读研,不读研意味着没有出路”。

这回答令我震惊,也让我深深觉得,面对“考研热”需要一些冷思考——考研,不应是一场跟风之战。

首先,诸多人选择考研,似乎并未充分意识到其残酷性。数据显示,近4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平均录取率为28.9%。今年全国研究生计划招生约110万,这意味着将有超过300万人落榜。不同于教师资格证等基础性考试,考研是一项激烈的竞争性考试,固定的、有限的招录名额决定了其较高的淘汰率,而这也意味着,大量考生必须面对即便花费巨大时间和努力仍旧失败的结果。而除了努力,考研往往还要有运气的加持。如此巨大的消耗、如此不确定的结果,每一个选择考研的人是否真的意识到了?

其次,选择考研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想清楚。研究生的设立是为了筛选并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从1978年考研和高考同时恢复以来,研究生招录和考试已经持续了40多年,第一届考研的63500人中有10708多人被录取,如今这些人大多已是科技、工业、文化事业的翘楚。那么,当下,如此之多的人选择考研,究竟是为了什么?或许也有要立志潜心学术研究的人,但更多的人往往是出于现实需求,即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有专家指出,现在的考研已经成为社会竞争与筛选的前置条件。

增强竞争力,追求更好的发展空间,无可厚非。但令人担心的是,在庞大的考研队伍中恐怕有不少学生是既无学术理想,也无职业规划的——考研就是为了暂时逃避就业。这种状态下,考研、读研看似是一种解决之道,其实不过是“缓兵之计”。

跟风考研背后的逻辑是,大家对自身定位不够清晰,对自己核心竞争力的认知比较迷茫。这种竞争力包括学历但更包括能力。简单来说,是能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这种核心竞争力需要建立在认清现状的基础上,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立目标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采访中,一名正在求职的研究生的经历颇引人思考。他的专业是编导,在求职时,相比学历,多家面试单位似乎更看重他是否拍过作品,而他认为自己既没本科生年轻的优势,也没拿得出手的作品,于是陷入了尴尬。

怎样跳出盲目跟风的考研怪圈?不妨先问问自己,自身性格、能力是否适合考研?未来发展是否需要考研?诸如法学、医学、环境科学等以理论基础为核心的专业,学历即首要筛选条件,不读研很难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那就全力去考;而一些更倾向实操性的技能型专业,比如新闻、表演等需要用作品和实践经历积累能力、厚度的专业,即便不考研也可以拥有更多更优的选择空间。

人生的考场,不止考研。认清自己、积累自己、强大自己,才是走稳人生这条路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