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那一粒最好的谷子 冬残奥专用车道取消 社会车辆可正常通行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7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03例 在外宾的赞美中 感受中国的强大 吃药变“吸毒”:成人多动症患者之困 广西新增本土确诊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0例 3支可能令你大吃一惊的市场崩盘股票 这些公司多年来一直是强劲的增长者 Twilio和Palantir都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产生至少30%的销售增长 这种顶级加密货币正在撼动支付业务 投资者应寻找随着时间的推移提供可靠业绩记录的股票 数学表明柴犬币的最佳回报已经发生但仍有一个潜在的理由拥有它 由于经济不稳定 投资者可能不愿购买股票 元宇宙可能是柴犬币的救星 这位红利王地主可见今日公寓市场有多好 纳斯达克的飙升和投资者正在关注这两只获胜的股票 上海:封闭小区居民有难题 社区民警“见招拆招” 古老仪式奏响高原春天赞歌——记西藏“第一块农田”上的春耕典礼 山西长子:“田保姆”履职 助小农户“链接”现代农业 春天的中国 | 陕西渭南:沃野千里 麦苗青青 长春市本地确诊病例已达3168例 继续加快感染者筛查 南昌个别村初筛阳性人员13例 将启动全市较大范围区域核酸检测 吉林:加快方舱医院建设速度 生活必需品数量充足 价格总体平稳 3年为周期 山西开展县级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寒潮大风降雨同袭 河南:对农业生产影响不大 坚持17年传播茶知识 浙江茶农《茶农日记》成“网红” 疫情下的侨乡泉州:静待刺桐花开 江西南昌新增“1+3” 启动中心城区区域核酸检测 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北京将推进老年科技大学建设 河南三门峡:羊肚菌让搬迁移民稳得住 能致富 辽宁大连多地划定为中风险地区 宁夏暴雨(雪)预警准确率达90% “天使”变战士:顶日晒、战夜寒 绘阻断疫情传播动人画卷 “十四五”时期北京将建百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挑战365天正能量速写画】第107期:倒春寒里的暖光 三江源腹地果洛治理黑土滩及退化草地改良百万亩 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首次记录到秃鹫影像 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江苏东海:农业物联网让农业更“智慧” 青岛市新冠肺炎疫情呈点发状态 整体可管可控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网络安全“零事故” 混打不是序贯免疫?七问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A级景区要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 感受体育与艺术相融的别样魅力 奇妙体验 2021年度营养研究十大热词发布 冬奥之火点亮中国 从冬到春热“雪”沸腾 "新冠抗原自测"怎么测?在哪买哪些人适用 药监局已实现对1.8万余家网站(网店)监测 宁夏吴忠:让志愿服务的微光成炬 新华全媒+丨隔屏“闻”香 带你“云游”万亩花田 武汉一处国家区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基地开工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钟情那一粒最好的谷子

2022-03-18 09:03:58来源:人民日报

钟情那一粒最好的谷子(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人物小传

赵治海:1958年生,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杂交谷子研究专家。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他带领团队潜心研究,培育出世界上首例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1号”。“张杂谷”系列品种在14个省份得到推广,占北方谷子播种面积的1/3左右,亩产由3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节水效益良好。近年来,他积极参与援疆工作,指导当地群众,在天山南麓原本干旱贫瘠的戈壁滩上,推广种植超过2万亩“张杂谷”系列杂交谷子,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

在河北张家口市农科院展示厅里,有一株名为“张杂谷1号”的杂交谷子标本。秆和穗长1米多,根系长两三米,细枝茂密。“根系发达,耐旱抗倒。”一旁,身着布衣、脚穿胶鞋的赵治海,手指着标本,黢黑的笑脸上露出一口白牙……

今年64岁的赵治海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杂交谷子研究专家,带领研究团队培育出“张杂谷”,将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谷子亩产由3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张杂谷”还改变了谷子只适宜年降水400毫米以上半干旱地区的传统,在年降水200毫米的干旱地区也能生长。“谷子蒸腾系数远低于高粱、玉米、小麦,‘张杂谷’更加节水耐旱。”赵治海说。

“我当时就铆足干劲,想用知识为家乡父老做点事”

赵治海1958年生于张家口农村,年少时“地里刨食”。“除了锄地、拉石头,我还挖过地道、赶过牛车马车。”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考上了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从此与谷子研究结缘。

在学校,赵治海完成了谷子光温反应试验,得到河北省农科院指导老师的高度评价。凭着优异的成绩,赵治海本可以在大城市找到理想工作;可毕业后,他却选择回到家乡,研究杂交谷子……

谷子高产杂交种选育是世界性难题。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全国30多家谷子研究单位先后开展杂交谷子研究来服务农业、提升产量。“张家口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很多百姓只能种谷子。我当时就铆足干劲,想用知识为家乡父老做点事。”

1982年,赵治海来到张家口坝下农科所。彼时,张家口种植谷子面积近200万亩,亩产不足140公斤。一些山区、半山区以种谷为生的农民急需高产新品种问世。

“前人受挫的原因是套用水稻、高粱的模式研究,没有按照谷子的物种特性研究。”刚走出大学校门没多久的赵治海,对谷子研究提出了新想法。在实验室,赵治海发现谷子长日照低温不育现象,想到在学校做过的试验,他和团队在80年代中后期提出走谷子光温敏“两系法”技术路线的设想。

问题来了,该路线所需的谷子光温敏不育株只是偶然出现在作物上,尚未发现规律,能否找到是个未知数。之后,赵治海奔波在研究室和试验田间。几十亩的谷子地,种着成百上千个品种,他一株株观察比较。“有时在研究室通宵达旦,有时在农户家、瓜棚里一住就是半个月……”妻子杨少青说。赵治海和团队经历了数以万计的试验,失败、失败、再失败,陆陆续续观察了几十万株谷穗。

终于,在1994年,赵治海团队成功选育出谷子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821”,填补了谷子光温敏不育系研究的空白。随后,他们成功总结了谷子光温敏不育技术与规律,经河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通过。2000年,“张杂谷1号”问世,目前,“张杂谷”系列衍生出20余个品种。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娃,农民的需要我懂”

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援疆安排部署,张家口对口援助新疆和硕县。和硕县地处天山南麓,长期以来,土地贫瘠沙化、干旱缺水,严重制约农业发展。

2011年,张家口首批援疆干部抵达和硕县后调研发现,尽管土地贫瘠,但当地光照强度高、时间长,适合“张杂谷”生长。因此,张家口援疆指挥部立即联系市农科院,尝试引进“张杂谷”系列品种。

“这谷子能喝得惯天山雪水?”刚把“张杂谷”引入新疆时,不少村民和当地干部有质疑。赵治海回忆,他来到和硕县,和援疆干部一起向大伙讲解:“张杂谷”根系发达、抗旱性强,适合当地干旱缺水的自然环境。“本地病虫害少,天山山脉矿产丰富,可以给‘张杂谷’更多的营养元素。”

一些村民把和硕县北部山区沉睡了几百年的数十亩戈壁开垦出来,种上了“张杂谷”。赵治海不顾几千公里奔波劳顿,在和硕县的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浇水……当年,“张杂谷”试种成功,亩产近200公斤。更重要的是,生产出的小米色泽金黄、口感香浓,让当地干部群众交口称赞。

趁热打铁,赵治海和援疆干部一道,又将抗旱能力更强的“张杂谷13号”“张杂谷19号”引入和硕县,依托当地专业合作社,带领农民推广种植。“赵老师和团队为当地长期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培训,助力‘张杂谷’快速推广。”合作社负责人陈学亮说。

和硕县曲惠镇东台村村民耿云昕说:“刚开始,产量也就每亩380公斤。这些年我们改良品种、加强水肥一体化管理,去年平均产量在530公斤。”

10年来,“张杂谷”在和硕县种植规模超过2万亩;亩产也从两三百公斤提升到五百多公斤,受益农户达1000多户。“我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娃,农民的需要我懂。”赵治海说。当地生产的小米如今还在网络平台销售,远销北京、上海等地。

“发展循环经济,能为农民增加收入,为乡村振兴做贡献”

1983年5月1日,是赵治海和杨少青原定结婚的日子。可为了把握播种最佳时期,赵治海还在赤城县的试验田里忙碌着,不得不把婚期推迟……

张家口的气候难以满足需要,赵治海又将光温敏实验搬到海南的试验田里。为了争取更多的研究时间,赵治海像候鸟一样,每年冬天都要从寒冷的张家口地里“迁徙”到海南岛的田里。

“1984年到现在,每年冬季都是在海南的田间地头度过……”说到这些,赵治海总感觉有些自责,他觉得亏欠亲人太多了:他7岁丧母,但和弟弟没有挨过一次饿,源自于姥姥、奶奶的精心呵护。妻子已和他相伴了几十年,家里的事也从没拖累过他。

“老赵没一点架子,来了不是下地干活,就是挨家上门指导。到了谷子授粉的关键时期,我们一打电话,他准来。”张家口下花园一个谷子试验基地负责人这样说。

对于倾注了一辈子心血的谷子种植事业,赵治海说,谷子不只可以当原粮出售,还能作为企业深加工的原料;谷草还可以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草,农民可以获得“双份”收益。

“搞谷子深加工、配套养殖等,发展循环经济,能为农民增加收入,为乡村振兴做贡献。”赵治海憧憬着。

本报记者 徐运平 张腾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