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青浦重固章堰村和浦东惠南海沈村先行试点
超大城市乡村如何“量身定制”社区生活圈
本报首席记者 茅冠隽
在沪郊乡村,一个个“圈”正在形成。2016年,《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发布,明确要“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和公共活动空间”。如今,“社区生活圈”的理念延伸至沪郊地区——去年12月,《上海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简称“导则”)正式发布,目前已在青浦重固章堰村、浦东惠南海沈村进行试点。
乡村是上海作为超大城市的稀缺资源,是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在乡村建设社区生活圈,有助于激活城市“有机生命体”的基层“细胞”,让城市更具活力和魅力。乡村新近形成的“圈”,和城市社区生活圈有何异同点?打造过程中有何难点?一份“导则”可让沪郊乡村出现哪些变化?
需求与服务
如何看到真实的乡村
网购一般不会提高乡村社区生活圈的便利程度,而卖肉的小店却可以
“生活圈”,指以人的生活需求为核心,确保一定时间可达的空间单元。这不是新概念,上海2035总规中就曾提到,要“按照慢行可达的空间范围,结合行政村边界划定乡村社区生活圈,合理配置公共服务和生产服务设施”。
针对人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是打造社区生活圈的关键,乡村也不例外。
“乡村社区和城市社区在空间尺度、人口密度、设施配置等方面差异较大,人的需求是不能‘想当然’的,只能实打实地调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乡村处副处长田峰告诉记者,“导则”编制工作启动自2020年6月,这之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市规资局、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部门多次围绕“需求”这一关键词开展田野调查,真实的上海乡村样貌渐渐立体起来。
比如,商店、公厕、公共停车场等设施对城市社区来说比较重要,但根据调查,这些设施在乡村的使用频率却较低,人们更频繁使用的是医疗、文体、污水处理类设施。又如,在多数城市人的想象中,村民对自然生态、绿化环境的呼声会比较高,但其实由于乡村地区建成度较低,整体自然环境较好,人们在这方面的满意度已很高,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在的乡村属于“环境优美”。
另外,打造乡村社区生活圈,也远不只是在村部造几个漂亮的活动室那么简单。“根据调研,生活在村里的人们喜欢在沿河、沿路及周边广场活动,而非固定场所。活动室的使用频率往往不高。”田峰说。
还有个“冷知识”是,网购一般不会提高乡村社区生活圈的便利程度,而卖肉的小店却可以。不少老年人无法熟练使用智能手机,蔬菜尚可以在自留地“自产自销”,但要吃肉就只能去集市买。调研中,有37%的受访老年村民在“最需要增加的设施”一栏勾选了“肉菜小店”。
复旦大学国土资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平养认为,乡村社区生活圈的提出,是城乡一体化思维下的产物,有助于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乡村推广‘社区生活圈’,更需要有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与城市社区相比,乡村中人的需求往往更隐蔽、更易被忽视。”
针对真实需求提供精细化服务,沪郊乡村已有行动。傍水而居、小桥流水,地处青浦区重固镇西北角的章堰村是上海古文化发源地,也是上海乡村社区生活圈试点村之一。章堰村党支部副书记陈秋燕告诉记者,章堰村以往经济较薄弱,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不高,百姓呼声最高的是看病、交通两项,如今这两个问题都已得到解决。
“这里有个‘健康云’机器,可以查电子医疗档案!”新近建成的章堰村幸福社区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提供医疗、就餐、健身、青少年活动等多种功能,让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便捷服务,受到村民欢迎。家住章堰村248号的徐关兴今年76岁,以往交通不便时他的活动范围基本不出村组,后来家门口原本宽五六米的村道被改造成宽三四十米的山周公路,45分钟一班的重固2路公交车直通家门口,沿线有卫生院、菜场。徐关兴说:“现在出门看病、买肉都很方便,还能经常去镇上、城区兜兜风,生活比以前滋润多了。”
圆心与半径
乡村的“圈”究竟在哪
人们居住比较分散,如果片面强调“15分钟”,“服务浓度”就会大打折扣
从数学上说,确定一个“圈”只需要两个参数,即圆心和半径。对于城市社区生活圈来说,这两个参数都很明确,圆心是家、是居住社区本身,半径是步行15分钟的范围。乡村呢?仅从半径来看,乡村和城市的社区生活圈就存在字面上的区别:“导则”中并没有“15分钟”字样。
“这不是疏漏,而是刻意弱化的。”田峰告诉记者,考虑到城市的居住密度、建筑密度、设施密度,“15分钟”是个合理的生活圈尺度,但在乡村不能简单套用。目前上海各区行政村的规模平均约400公顷,自然村规模平均为20多公顷,村域面积较大。此外,沪郊不少乡村为条状,从一头走到另一头用时往往远超15分钟。“在这种尺度上,让村东头的人到村西头去享受公共服务是不现实的,乡村规划应注重在慢行可达的范围内做好基本服务。”
重固镇规划建设和生态环境办公室主任沈磊清表示,乡村地区人们居住比较分散,如果片面强调“15分钟”,“服务浓度”就会大打折扣。不过,通过公共交通乃至电瓶车、自行车等交通方式进行串联,乡村社区生活圈的半径可大幅拓展,村民可享周边村落和镇区的服务,打造多村联动的社区生活圈。
这方面,浦东惠南海沈村已进行了探索。乘坐轨交16号线至惠南东站下,不远处便是“网红村”海沈村,这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地铁直达村之一。轨交出口,一座弧形木质心愿桥是城市到乡村的过渡地带,桥的另一头停着可供租借的自行车——该村是奥运冠军钟天使的家乡,这些年泥泞小路变成了宽敞平整的柏油路,每天都有不少游客在村里骑行游玩。
惠南镇设计了“桥北—海沈—远东”三村联动的骑行线路,贯通了8公里骑行道,以海沈为核心,北至远东村沪南公路,南至桥北村大治河。根据相关规划,三村将针对有限的乡村空间资源进行统筹配置,涵盖行政服务、文化休闲、医疗卫生、养老幼托、生产培训等领域。目前,三村已成功打造出“沪乡记忆”“花细草手作”“屋里厢咖啡”“乡间花坊”等一批乡村振兴优秀项目。
从圆心上看,乡村社区生活圈并不完全依赖现有农宅而设立。“导则”明确,乡村社区生活圈应以复合与集约为原则,“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功能整合与共享,鼓励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设置,尽可能利用存量建筑或场地承载新产业和新需求。”
沈磊清告诉记者,如果纯粹以农宅为圆心配置公共服务,就要新造很多设施,这不符合集约原则。多数情况下,应以行政村村部、村组中心为圆心来进行设施布点。“以章堰村为例,我们在村部配置了幸福社区中心,全村三个片区都配置了村民驿站,导入相关服务功能,这样的格局就能满足全村11个村民小组、2500多位常住人口的需求。”考虑到集约原则,章堰村243号附近的村民驿站就由村里的老仓库改建而成。
田峰说,“分级配置”对乡村社区生活圈来说非常重要,即按照行政村、自然村两个村级分级配置公共设施,强调弹性配置、灵活配置。“高能级的服务设施可以选配,可联动周边三四个行政村,比如规模较大的养老院、农技站等。”
现实与未来
乡村社区更具“少年感”
未来沪郊乡村将有较大规模人口流动,打造社区生活圈要考虑这种流动
和成熟、稳定的城市社区相比,乡村社区更具“少年感”,具有无限的成长空间。从时间尺度来看,乡村社区的流动性、成长性比城市社区更强。乡村社区生活圈的建设,应尊重这种流动性和成长性。
说起青浦赵巷的中步村,当地人往往会提到“中步无贼”四个字。在公共安全方面,架设在村里的高空摄像头成为风雨无阻的“哨兵”,它们实时采集街道画面影像,通过5G网络回传至村委会指挥中心的智慧大屏上。工作人员只需轻松点击鼠标,就可随时切换至所需画面进行核查。村里还给老人免费发放了基于5G技术的智能手环,帮助子女随时了解家里老人的出行情况和健康状态。
中步村是上海首个5G乡村,5G技术为乡村智慧治理提供了支撑。智慧治理是“导则”提出的八类不同主题功能的社区场景之一,其他七类分别是睦邻友好、健康养老、自然生态、创新生产、未来创业、艺术文创、旅游休闲。
“可以看到,这些场景中有些是基础场景,比如睦邻友好、健康养老、自然生态;也有些是高配的未来场景,比如创新生产、智慧治理等。这八个场景的提出,一方面体现了乡村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兼顾了乡村的成长性。通过场景设置,赋予乡村社区广阔的、富有诗意的、引人遐想的发展空间。乡村社区可以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依托这些场景确定发展路径。”田峰说。
此外,目前沪郊乡村中,有的是保留保护村,有的则是撤并村。结合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的推进,未来沪郊乡村将有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打造乡村社区生活圈,不能不事先考虑这种流动。
“导则”明确,对农村集中归并点要确保必配设施到位,面积达标,选配设施要体现功能特色;对农村保留居住点要挖掘可利用的闲置资源,优先补齐必配设施,面积尽量达标。针对2022年前撤并的村庄,应挖潜利用现有建筑空间,满足必配功能,不允许新扩建造成资源浪费;针对2022年后撤并的村庄,应保障一站式家门口服务综合体建设,允许新增建筑面积,不宜新增建设用地。
“结合乡村动态更新趋势,我们对农民集中归并点和农村保留居住点进行分类引导,根据实际情况选配设施。”市规资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比如青浦金泽莲湖村结合郊野公园设置游客服务中心,松江泖港腰泾村设立乡村创客空间,浦东张江新丰村设立乡村人才公寓。
刘平养说,所谓“导则”,其实是通过描绘几类场景,引导基层村镇在做相应规划时有长远目标。“‘导则’是对未来规划建设行为的引导,而不是就当下的具体建设行为设立严格标准,更不能变成涂脂抹粉的形象工程。通过‘导则’的发布,城乡公共服务将进一步均等化,沪郊乡村社区生活圈未来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