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非洲与坦桑农民一起种玉米 黑龙江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全省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清零 线下转线上、全款变分期 教培机构躲退费“花样百出” 河南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在郑州市 李小云:我们为何要去非洲种玉米 新疆检察官解析旅游博主亵渎英烈案:零容忍、必追责 辽宁新增8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均为大连市报告 今晨到白天北京有雾能见度不佳 市民出行需提前关注路况 北京心形信号灯吸引“打卡” 官方称可增加人文氛围 四川成都两个小区17日起解除封控管理 江苏省常州市封控区解封 全域为低风险地区 那年今日 | 一张漫画涨知识之11月17日 郑州81.75万名3-11岁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第1剂 北京龙潭西湖公园开园 龙潭湖三座公园全部开放 四川山区野猪数量呈几何倍数激增 北川村民深受之害 云南瑞丽公布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近期行动轨迹 云南瑞丽:多措并举保障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生活 11月17日零时起,重庆长寿区解除封控区、管控区管理措施 郑州8区(市)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非洲烙饼与重庆火锅 被种玉米改变的年轻人 大雾黄色预警继续发布:京津冀鲁苏部分地区有大雾 北京三道菜两样小吃上榜 冬奥村菜单有“京味儿” 弟弟获刑一年零两个月 出狱后说犯法的事再也不会碰了 很多人怀念以前的网络环境 用逻辑和实证去辩驳不同的观点 免费接种HPV疫苗,给适龄女生更多关爱 村里来了中国人 在非洲一个村庄的十年之变 电动自行车管理如何细化 市民纷纷来“支招” 吴忠供电公司“心灵驿站”为疫情隔离职工提供心理援助 转运组医生张菲菲:为转运时常“禁水禁食”十几小时 社区工作者李梅:每日奔走两万步当好防疫“守门人” 西藏姑娘白玛曲珍:回到家乡修补“绿地毯” 瑞丽边检:独立作战单元勤务模式筑牢边境疫情防线 大连大窑湾海关查获洋垃圾24吨 “复活”瓷器的“守艺人”:用指尖与过去“对话” 宁夏中环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项目加紧建设 贺兰县新增3家自治区科技小巨人企业 兴庆区设施农业助农增收致富 合肥警方侦破盗窃国家电网电缆系列案件 涉案总价值逾千万元 江西多举措减轻民众医药费用负担 集采累计可减轻近50亿元 家庭教育促进法即将施行——“家事”亦“国事”,带娃有遵循 安徽来安一男子持刀杀人后逃亡31年终落法网 湖北一团伙深山制毒 无人机协助侦查端掉窝点 重庆巴南乘“云”而上 绘就“数字乡村”新画卷 “今天出去至少跑一个半马” 成都本轮疫情首个中风险地区“解封” 新疆检察官解答网民关切“旅游博主亵渎英烈案”多个疑问 “聚光灯”背后:一代代丽水儿女为“中国摄影之乡”定格传奇 为营救轻生女子牺牲 消防员陈建军被批准为烈士 秦岭佛坪:大熊猫母子的温馨冬日 “一巷一景”绘就美丽乡村新貌 宁夏发布前10个月全区城市环境质量状况排名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去非洲与坦桑农民一起种玉米

2021-11-17 09:06:14来源:新京报

去非洲与坦桑农民一起种玉米

男人扛着锄头,抬脚时锄头也高高举起,落脚时锄头锄在地上,走一步就是一个坑,女人跟在男人身后,从手中的袋子里掏出一把种子,撒向坑里……2011年,武晋初到非洲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佩雅佩雅村,看到当地农民种玉米的方式,颇有些吃惊。这种方式很传统很粗犷也很辛苦,但辛苦没能换来丰收,每亩只有49公斤到82公斤的收成。同时期,中国农村玉米平均亩产,是佩雅佩雅村产量的十倍以上。

那一年,也是中国农业学者和坦桑尼亚农户一起种玉米的开始,以密植增产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劳动集约型技术,开始在这里落地生根。

十年过去了,作为第六届中非民间论坛分论坛活动之一,“小技术大丰收10年成果现场会”11月16日在中国农业大学召开。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教授武晋、徐秀丽、唐丽霞向新京报记者讲述了在坦桑尼亚种玉米的故事。10年间,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来自中国的“小技术”,实现了非洲玉米的“大丰收”。

1 被“播种绳”改变的玉米田

非洲农业人口目前为5.8亿,以农业为生的人口占比48%,坦桑尼亚更是有近80%的人口从事农业,玉米则是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当地农民会将玉米磨成面,再做成口感类似中国发糕的食物,日常食用。

“当地农民习惯于广种薄收,田地里玉米种植密度严重不足,每英亩大概只有6000株到9000株,平均产量只能达到每英亩300公斤到500公斤,换算成中国的亩制,也就是大约每亩49公斤到82公斤。同一时期,我国的玉米亩产已经达到了数百公斤乃至上千公斤。”徐秀丽向新京报记者介绍。

虽然播种方式相对粗犷,但专家们调研发现,当地玉米的“秃尖率”比较低,即玉米果穗的顶部秃尖、穗粒数少的概率比较低。“这说明土壤自然肥力的供给还算充足。”武晋介绍,到坦桑尼亚是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团队首次到海外开展行动性的项目,让中国的农业发展方案在海外得到应用,探索中国发展方案在国外落地生根,也是团队去坦桑尼亚的初衷。

考虑到当地农民没有财力承担化肥与农业机械,李小云团队根据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经验,设计了以合理密植为核心,辅以间苗补苗、中耕除草保墒、培土等只需要劳力投入的一整套劳动密集型玉米密植方案。

但如何才能让当地农民更直观地掌握精耕细作的播种方法,改变过去随意估算株距行距的做法?最后是同行的周圣坤老师径直跑向当地小商铺,买回了一根绳子,亲手制作了“播种绳”,难题迎刃而解。

“绳子每隔30厘米系一条彩带,用以标记播种的点。我们在田地里插上了木桩,播种时,把‘播种绳’两头绑在木桩上,农户们按照绳子上彩带的位置进行播种,这样就确定了精准株距。行距则通过摆放在垂直于‘播种绳’的一根长75厘米的木棍确定。一行播种完成后,农户们将木桩移到地上木棍的另一端,如此往复。”武晋曾多次在田地里,拽上绳子,手把手地教农户“播种绳”的正确使用方法。

“后来,农户们都学会了制作‘播种绳’。”武晋说,实际上,这种精准确定株距和行距的方式,在提高种植密度的同时,还极大方便了后续锄草工作。

2 初期只有一个人愿意尝试

对于这些每天走村探户、在田间地头进进出出的中国农业学者,佩雅佩雅村的村民有些好奇,但让他们一下子就打破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传统种植习惯,用中国式精耕细作去种玉米,几乎没有可能。“刚开始在佩雅佩雅村推广农技,确实很困难。”唐丽霞说。

在当地推广新技术的第一年,只有一位名叫沙玛的执行官员找到他们,表示愿意试一试所谓的中国技术。但前提条件是,不能在他自家的地里试种,而是在村里一块很小的公用土地里种植。沙玛是当年第一个愿意尝试新技术的人,也是那年唯一的一个。

勘查土壤状态,挑选相对优质的种子,合理的株距行距种植、定期锄草和浇水……沙玛尝试用中国技术种下了玉米,令他和当地农民们没想到的是,这一小块试验田,当年产量就提高了整整一倍。31户、44户、53户……此后几年,佩雅佩雅村新增的示范户不断攀升。中国技术逐渐在当地被认可和传播。

因为当地农民抗风险能力很低,所以玉米的收成高低,决定的是全家人的饭碗。前期当地农民不愿意在自家土地上试用新技术,唐丽霞非常理解。即便是主动站出来的沙玛,其实最初对于中国技术也是半信半疑的,而他之所以选择尝试,是因为看到了村里一条不长的主路,在中国团队的协助下,首次被修得平坦;看到村里实实在在建起了村公所,村民头一次有了议事办公的地方。

当然,局面的打开不仅仅限于一条路变平坦或是一个村公所的建立。每一位到非洲的中国农业学者,都是做足了功课的。

2013年2月至3月,徐秀丽第一次到非洲调研时,撰写了300多页的调研笔记。每天住在农场,早上六七点起床,走村串户,和农户们聊天,做访谈,晚上吃过饭,就把自己关在房间,将白天的场景复制出来,形成笔记。这是徐秀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在国外调研,也是最难忘的一次。“第一年先了解在当地的中国人,第二年进入非洲农村,了解非洲农民对中国援助的观点。当地人对中国人非常友好,他们住着最简单的房子,但对生活非常乐观。天很蓝,云朵高高地飘在天上,下面住着一群热情好客的坦桑尼亚人。”徐秀丽说。

在更早前的实践调研中,中国技术曾因为不被当地农民接受而被迫选择土壤条件贫瘠的土地,遭遇水灾、旱灾而没能得到更好的应用。

2018年,当时做出“播种绳”的周圣坤老师再次回到佩雅佩雅村,发现全村450多户中,已经有75%的农户采用了中国技术在种植玉米,产量也提高了50%到180%。截止到2021年,李小云教授团队“小技术大丰收”已经在莫罗戈罗省10个村子大规模推广示范,农户们对中国技术的态度也从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纷纷踊跃报名。

3 让当地农民参与其中

一张铺着大红色桌布的桌子,一位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佩雅佩雅村的村民正在桌子前对着一台崭新的台式电脑——这张照片拍摄于2011年,至今依旧保留在武晋的手机里。

2009年,武晋因为一个非洲减贫农业发展项目,第一次到非洲农村,接触了当地经营剑麻农场的中国农业发展集团,而这也为2011年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团队来到莫罗戈罗省,与该省政府、坦桑尼亚苏科因农业大学开展合作,在佩雅佩雅村率先研发推行以密植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劳动集约型技术埋下基石。

“第一次到非洲农村,我们带了电脑等一些办公设备,当地人也很开心,但是到了那里,把电脑摆在桌子上,我们才发现,当地根本没有通电,这在当时的中国农村是不能想象的。相反,我们带过去一些八十年代中国农民使用的传统农耕工具,当地农户高兴地跑来告诉我们,‘非常好用’。”

在武晋看来,在当地最难的不是没有通电的村庄、修通一条路或者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民种植,而是中非思维文化的差异。“当地小学四年级教材里的一篇课文,给我特别深刻的印象。课文里说,小兔子发现家里没有食物了,他就问妈妈,没食物了怎么办?他妈妈告诉他,明天会开一个party,那样的话,邻居们都会拿出好吃的来互相分享,我们就有吃的了。”课本里妈妈的答案让武晋相当意外。“如果在中国,妈妈可能会告诉孩子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勤劳致富等等,这也是中非文化差异的地方。”

“我们在佩雅佩雅村修示范路,建示范村公所的时候,当地人很自然地认为‘你要建就建呗’。他们认为这是中国人要做的项目,并不是他们自己要做的事情。一下建好,这对于中国援外项目来说是更容易做到的事。但是,我们更希望强调的是示范作用。”武晋说。

中国曾是国际发展援助体系中接受援助最多的受援国之一。而在接受援助时,中国一直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将西方援助项目纳入中国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以实现自主性的发展目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李小云团队在项目进行时,也正是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坦桑尼亚方的主动性,希望当地人能成为项目以及自身发展的主导力量。

在佩雅佩雅村,老师们试图在一些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时,让当地农民也参与其中。“我们从一开始就避免强调资本的投入,侧重传授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我们也侧重带动当地政府人员的投入,让他们主动来做这些工作。这样的推广方式在中国农村脱贫很常见,但是在非洲还很少得到应用。”

对于中非差异化,徐秀丽也深有体会。“受传统西方援助方的影响,当地专家和村民更倾向于用现有预算为项目服务,没有预算就不做事,比较被动。当中国团队到来时,当地人发现我们的预算并不多,他们对项目也就半信半疑。于是,我们就邀请当地人到中国农大曲周实验站参观、培训,用中国遇到类似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实例,逐渐打消了当地官员的顾虑,用平行经验激励合作伙伴,说明在资本缺乏的情况下,通过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同样可以实现发展目标。和传统援助方有繁琐的项目任务书、严格的逻辑框架、政治上的附加条件不同,中国对非发展合作并不单方制定刚性的援助方案,更注重非洲当地的需求,通过共商共建,有针对性地分享中国发展经验,促进当地的发展。”

此外,徐秀丽在调研中发现,工作组原想着“小技术”种植并获得增产后,农户会自动宣传推广中国种植技术,但当地人却告诉她,这种宣传会被乡亲们误解成炫耀;她也曾在前期调研时,对村民的年龄等基本信息进行搜集,却有当地的热心人士提示她,问对方年龄,尤其是询问老人的年龄,会被视为不尊重对方。

“很多西方援助国在当地都会有自己专门的办公场所,我们也去参观过。所以对于初来乍到就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还总往田间地头跑的我们,农户们其实是充满好奇的。在中国人思维里,深入一线、言传身教是身为老师应尽的责任,但是当地人只把教学作为本职,并不直接服务一线生产。”唐丽霞说。

4 村公所开始有当地特色

黄色的墙壁、红色的房顶——如果说第一个村子佩雅佩雅村的村公所颇具中国特色,那么从第二个村子瓦辛巴村开始,当地村公所就非常具有当地特色了,因为从外观设计到颜色搭配大多出自当地村民之手。

“这意味着,我们的项目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从这一阶段开始,我们刻意退后一步,让当地政府去做。”武晋说,第一阶段主要还是靠中国专家的引导,第二阶段时,他们开始注重当地政府的能力建设。

一方面,他们邀请上级官员多次访问项目点,给村里的政府官员以执行的动力;另一方面,他们或在当地开展培训活动,或是邀请官员来到中国参观学习,实地观摩中国基层干部是如何“包村包户”的。团队里的李小云教授将其称之为“技术性经验示范”之外的“制度性经验示范”。

“事实证明,当地人非常聪明,更有商业头脑。”在瓦辛巴村,徐秀丽观察到,在过去荒地上建起的村公所旁,渐渐聚集起当地人自发修建的酒吧、商店等商业设施。同时,收入增加的农民开始雇佣劳动力,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就业。

2017年,唐丽霞再次到访瓦辛巴村时,发现当地很多人盖了新房,有的家庭甚至有余钱送孩子出去上学,很多人购买了新的农具,原来村里的小卖店1个月去城市进1次货,现在每月要进货3至4次。“以前当地人认为农业是糊口,现在发现农业也可以真正带来收入。他们也开始有针对性的保存种子用于第二年生产。当地农民有了经营农业的意识,这对整个村庄的经济活跃程度、观念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现在,参与示范的农户每年玉米收获后还会留出8公斤适应中国技术的改良种子,也就是一英亩土地播种的量,交到不曾参与示范的农户手中,帮助他们走上减贫的第一步。2018年,项目进入到第三阶段——在莫罗戈罗省的10村中推广1000户,被称作“千户万亩玉米密植增产技术示范工程”。

5 蜕变与未来

“今年1月13日举行了‘小技术大丰收’玉米增产项目线上交流会,旨在奖励本项目中扎根基层提高当地民生的10名最佳农技推广官。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政府、中国农业大学和坦桑尼亚苏科因农业大学是主办单位。从活动策划到10位最佳农技推广官推荐,都是当地自己主动完成的,获奖的农技推广官每人奖励了一辆摩托车,以方便他们日后更好地下乡开展工作,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由此看来,10年,带动当地人自发地发展目标,可以算是兑现了。”

从2011年第一次去非洲,到2020年疫情前最后一次去坦桑尼亚,唐丽霞发现当地机场翻新了,出租车更规范了。那些在农大上学培训的坦桑尼亚同学,回到当地都成为了农业骨干,“这些都让我和同事们为那里高兴。”

实际上,十年时间,变化无处不在。电脑在佩雅佩雅村已经不是摆设,几年前,坦桑尼亚的农村开始陆续通电,其中就包括佩雅佩雅村。

眼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受此影响,中国农业大学团队短期内无法去坦桑尼亚,这对每年都会往返非洲多次的项目学者们来说非常难熬。好在当地的村子也有了网络,建立了国际微信群。“Do it”,这是李小云团队与非洲同行一起创建的微信工作群名——团队通过网络与坦桑尼亚的同行、农户们时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玉米永远是他们最关心的话题。无论在中国,还是在遥远的非洲,土地都是慷慨与公平的,人们花了多少心思与汗水,土地默默记录,自有回报。

B02-B03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B02-B03版图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