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泸州8月27日电 (邹立杨 钟旭娟)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徐邦林家里,从客厅、卧室到书房,到处都能看到他的特殊藏品——各种不重样的烟标,不同时期的包装盒、标注内容、广告提示都不同。
据介绍,徐邦林收藏了11000多个品牌6万余个烟标,很多还是已经停产几十年的香烟品牌。如早已销声匿迹的“泸州牌”“蔺烟”“叙烟”等,这些烟标,记录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泸州的发展印记,也算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
走进徐邦林书房,只见书柜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摞摞文件夹。封面上,分门别类地记载着烟标的种类:名山大川类,如泰山、黄山、武当等;动物类,如熊猫、金鸡、五牛等;植物类,如蔺草、川贝、红梅等。
文件夹里存放着折叠整齐的烟标,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品牌,还有同一品牌系列下的不同图案。徐邦林说,由于烟标品种太多,有的是按年份、生产厂家分类,有的是按建筑、山水、动植物等系列分门别类归纳,以利于平时查找或亲朋好友观赏。
徐邦林收藏的各类烟标。 钟旭娟 摄徐邦林收藏的烟标不分等次,只要是自己没有的,他就会收藏起来。其中,还有多种烟盒,软盒、硬盒,有长条形的,也有正方形的。
烟标收集过程中,徐邦林还专注收集不同系列、版式的烟标。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到上海有个民间烟标收集协会,他就采用信件方式交流,与标友互换手中多余的烟标。后来,通过标友馈赠、交换、购买,收集到的烟标数量逐年增加。
同时,朋友和家人都知道徐邦林有收藏烟盒的爱好后,每当发现“新鲜货”,就会给他留下甚至买下来送给他。“我的收藏离不开家人、朋友的支持。”徐邦林说。
从上世纪60年代简陋的软烟标到后来的硬纸烟盒,只要是能收集到的,徐邦林都要“揽入怀中”。而除了收集到大量的外地烟标,也特别注重本地烟标的收集。在他眼里,这些本地烟标,见证了上世纪泸州经济发展的轨迹和独属于这个时代的印记。
1987年古蔺卷烟厂建成投产,初期设计生产“蔺烟”“蔺草”“普照山”“双溪”4个等级系列品牌卷烟,后来又设计生产“鸿达”“吉利”等品牌;同年,叙永卷烟厂也投入生产,设计生产的“叙烟”“婉容”“丹山”等品牌香烟相继诞生;1991年,古叙两个卷烟厂关闭并组建泸州卷烟厂,随后又有“泸州”“江梅”“沱江”等香烟出现。
本土烟厂投入生产,曾一度为泸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全国烟草行业的政策和经营制度逐步规范,卷烟生产的各项指标要求越来越严格,泸州卷烟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在徐邦林看来,搞收藏纯粹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他收藏烟盒的兴趣在于从烟盒的演变中,去发现历史前进的轨迹。
烟标虽小,除了香烟本身的历史和相关政策的演变外,它还记载了各个时期的工艺技术水平。“不同时期出产的香烟盒,它的纸张使用的材质、印刷着色的方法、烟标设计的风格等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内行只要用手一摸就能知道它是什么年代生产的。”徐邦林说。
徐邦林收藏的各类烟标。 钟旭娟 摄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国产香烟主要以短支为主,烟盒是采用普通印刷纸包装;80年代末,市场上出现更适合携带的硬盒包装卷烟,而烟标印刷、包装也更精美。
在短支、软包装香烟盛行的年代,卷烟生产门槛较低,人们对吸烟有害健康毫无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从1986年起,卷烟包装盒上开始标注焦油含量,过滤嘴香烟盛行;1989年,卷烟包装盒上出现“吸烟有害健康”的提示语,但是位置并不明显。
如今,生命健康越来越被注重。近年来,“吸烟有害健康”的提示语标注已被移到烟盒正面三分之一的位置,而且标语的内容更加具有告诫性,从简单的六个字变成“吸烟有害健康,尽早戒烟有益健康”再到现在的“吸烟有害健康,戒烟可减少对健康的危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