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天确诊人数下降 江苏扬州疫情是否迎来拐点? 北京:“七夕”婚登只办理预约登记 北京西城6社区试点大件垃圾拼单清运 “医师急救不担责”是“好人法”的细化 去年北京市“三公”经费下降超一半 扬州“猎鹰号”实验室昼夜运转 日检测最高达15万管 司机路口不礼让 市民可“随手”举报 是谁让“饭圈”背负“沉没成本”的枷锁? 全球首例!父亲的胰腺+母亲的肾 肾衰竭儿子获“再生” 南方强降雨持续“在线” 长江中下游等地气温偏低 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一座城:福州探索人才引进新模式 湖南多地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北京加强疫情防控 出租车可拒载不戴口罩不扫码乘客 未来三天贵州云南和江南北部等地将有强降水 北京西城关闭辖区内所有歌舞娱乐场所和网吧 北京去年疫情防控支出124.4亿元 看不见的红绿灯 浙江台州“礼让行人”有讲究 广州开打三针剂新冠病毒疫苗 是谁让你对颜值越来越焦虑?背后是一个强大产业链 武汉疫情防控中这样作答“民之所望” 武汉昨日无新增病例 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同步推进 山西2021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 每人每年达580元 重庆多个区县出现暴雨 启动地质灾害Ⅲ级应急响应 数字赋能淮剧 江苏盐城让非遗文化成“流量担当” 2021年湖北暴雨洪涝灾害专项募捐项目启动 扬州主城区拉网式核酸检测查缺补漏 遏制疫情再扩散 红基会“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将发挥“种子金”作用 新疆5G基站数量“破万” “杭州杀妻案”被告人提起上诉 不服一审死刑判决 广东发起“云端”上的支教 助乡村青少年追梦 河南小伙的南京“奇遇”:与疫情狭路相逢 从游客变成志愿者 36.1%户籍人口为老年人 上海“十四五”如何构筑“15分钟养老圈”? 湖北柳林镇洪灾:有人被洪水冲走三次 抱住大树才脱险 北京暂停多地进出京长途客运班线 37座地铁车站早高峰限流 云南部分边境地区划定疫情防控严管区 瑞丽一新增确诊病例曾在居家隔离期间擅自外出 广东举行全省防御强降雨强对流天气会 提高对极端天气防范能力 东方白鹳“肠胃感冒”跌落大兴安岭获救助 中国青年“花式”度“七夕” “独乐经济”戏份抢眼 探访西安核酸检测机构 对样本负责就是对生命的敬畏 “医护人员很好,我们很放松”——江苏新冠肺炎患者康复生活见闻 避暑山庄的荷花去哪了?官方回应来了! 走进乡村看小康丨乡村建设行动,让乡村更美更宜居 住宅成交量明显增大 石嘴山楼市迎来复苏 在“星星的故乡”邂逅英仙座流星雨 短视频 |防汛关键期 银川有哪些应急准备? 纪检监察报评朱婷报案维权:靠法律打击谣言网暴 扬州疫情热点追踪:是否迎来拐点?重症如何救治? 缅北“淘金者”亲述:被“高薪”吸引深陷诈骗窝点 疫情当前:无论“几零后” 都在为清零之战而奋斗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连续两天确诊人数下降 江苏扬州疫情是否迎来拐点?

2021-08-14 09:05:32来源:北京青年报

从54例到37例、25例 连续两天确诊人数下降扬州疫情是否迎来拐点?

热点

8月12日0到24时,扬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5例。截至目前,扬州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10例。从54例到37例、25例,连续两天确诊人数下降,扬州疫情走势牵动人心。多轮核酸检测后,何时迎来疫情拐点?“轻转重”如何干预,重症如何救治?保供与保障工作如何做好?新华社记者进行了跟踪采访。

防疫管控为何一再升级?

8月3日零时起,对主城区除封闭小区(自然村)外的所有小区(自然村)实施封闭管理;8月8日下午,封闭管理小区严格实行“足不出户”,封控管理小区每户每3至5天限一人外出采购;8月11日,新设立6个疫情重点管控区域,区域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不到十天多次调整,扬州防疫管控力度为何一再升级?主城区已经开展了多轮核酸检测,何时迎来拐点?

扬州市卫健委副主任王劲松介绍,8月9日,扬州开展了主城区第五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共检出阳性25例。8月11日开展第六轮检测,共检出阳性2例。8月12日启动的第七轮检测目前仍在进行中,截至12日24时检出阳性6例。

“底数不清”仍是当前防控的最大难点。疾控专家分析,从核酸检测情况看,还有部分感染者是通过社会筛查发现的,这表明在社区和城中村管控、应隔尽隔、应隔快隔还存在薄弱环节和漏洞。目前扬州市疫情仍处于集中暴发期,走势从前期的棋牌室传播链,到目前出现社区、家庭传播,形势比较复杂。

王劲松表示,已连续两天呈现下降走势,但是否能说已经出现拐点还有待观察,取决于现有的各项举措能否落实、起效。锁住源头、堵住漏洞,方能遏制病毒蔓延的趋势。当下,扬州一边扩面从严、严而又严,强化社区管控;一边加快初筛阳性人员的转运隔离速度,坚决做到“见阳就转”、密接次密接当天就转;加快核酸检测效率,不断优化采样、运检、检测、反馈流程管理;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作用,做实做细隔离点医学观测和群众服务保障工作等。

“轻转重”如何干预?

据统计,本轮扬州确诊病例中的重症偏多,约占全国总数的六成。重症与高龄密切相关,年龄最大的已有90岁。截至12日24时,共有281例确诊病例在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治疗,其中,轻型40例、普通型216例、重型14例、危重型11例。

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已收治225例,其中,轻型61例、普通型148例、重型13例、危重型3例。全省调派6支医疗队共计494人进驻扬州三院,其中医师110人、护士384人,包括重症、呼吸、中医、老年医学科和感染、感控等专业。“目前我院收治的确诊病例中,3例危重病例年龄都超过了70岁,1例病情稳定,2例较重,均在积极治疗中。” 扬州三院负责人说。

早干预,防止患者“轻转重”是当前医疗救治工作的重点。目前,国家、省、市医疗专家每日进行三级联合会诊和病例讨论,采用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多学科参与制定“一人一策”个性化方案治疗。对入院病例,建立监测预警指标,关口前移,早筛查、早治疗,尽可能防止患者转重。

一旦转为重型、危重型患者,如何开展救治?扬州三院负责人介绍,目前医疗团队按照国家指南,开展抗病毒治疗和呼吸支持等,积极使用恢复期血浆,改善脏器功能,减轻病情严重程度。由于很多高龄病例本身就有基础性疾病,还需要通过多学科的协作会诊,及时诊断,对症治疗。

此外,扬州三院还收治了30多名14岁以下的患者,年龄最小的只有1岁。儿童的救治与成人有何不同?扬州三院负责人介绍,“14岁以下患者虽然都是轻型、普通型,但考虑到儿童、婴幼儿的症状、用药和成人有很大区别,因此我们同样也引入了儿科专家参与多学科联合查房,制定精细化方案规范管理。”

保供与保障如何做好?

疫情刚发生时,由于物流堵点,市场出现供给不足,一度物价上涨。近日,通关速度越来越快。

记者夜访S28启扬高速出口扬州西收费站时看到,夜色中仍有大货车在排队等待查验通行。司机周国伟说:“这几天核酸检测报告出具时间只需几小时,进出市区运输通行都更顺畅了。”

“量足价稳,基本上已恢复至疫情前。”扬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黄学东介绍,目前主城区最大的联谊批发市场每天的蔬菜进场量、出场量均在1000吨左右,现有库存6000多吨。根据每日对市区价格监测点,以及价格专班每天50多个点的现场采价情况综合分析,蔬菜、鸡蛋等价格持续回落,市区大型商超的农副产品价格稳中有落。

一手抓保供,一手抓保障。疫情之下,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备受关注。

日前,扬州印发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社会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对主城区封控管理范围内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及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按740元/户的标准发放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对确诊病例中的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重度残疾人、困境儿童直接给予每人3个月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一次性临时救助;对因家庭成员被隔离收治导致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低保边缘家庭,要求启用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按每人1个月最低生活保障金给予“先行救助”。

扬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徐德林介绍,截至8月10日,扬州各地发放一次性临时生活补贴5013户、370.8万元;开展应急性临时救助432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6.25万元,发放物资折计3.727万元。此外,已经筹集资金150万元,按300元/户标准为主城区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及孤儿陆续发放米油肉蔬等生活物资,该政策将惠及主城区5000户困难对象。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