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获批设立,宁夏入选全国一体化大数据八大中心枢纽节点,《国家级中宁枸杞市场规划》正式发布……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跻身“国家级”,宁夏有何优势,将带来怎样的新机遇?我们一起关注。
开放发展综试区赋能“紫色名片”
游客在贺兰山东麓产区酒庄体验式旅游。
俯瞰贺兰山东麓。
盛夏,贺兰山东麓的葡萄园,放眼望去,草木葱茏,绿意盎然。与之遥相呼应,不少酒庄的品鉴区也门庭若市,位于青铜峡市甘城子地区的皇蔻酒庄便是其中之一。
“以前,我们酒庄每个月接待两三波访客,现在每天至少都要接待两三波,其中有自由旅行者,也有慕名前来的红酒爱好者和客商,而且只要有人来就有成交量。”庄主张雪研说,自电视剧《山海情》热播后,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酒庄游客热度不减。
不久前,宁夏获批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消息发布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更是大幅提升,访客络绎不绝,订单持续增加。
选择宁夏,贺兰山东麓“释放”产区优势
作为全国首个针对特色产业的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也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二个、西部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类开放试验区——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为什么设在宁夏?
“这其中有多方面综合考虑,但至关重要的一环是,作为我国最早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的地区之一,宁夏贺兰山东麓有着独特的风土条件和自然禀赋,近十年在国际葡萄酒大赛中,产区内有50多个酒庄获得近千项大奖。实践证明,宁夏已经具备中国葡萄酒高质量发展基础,极其适宜酿酒葡萄生长,可以酿出世界一流品质的葡萄酒。”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宁夏产区酿出的葡萄酒色素沉淀良好、香气发育完全、糖酸比例适中,造就了“色泽鲜明、甘润平衡、香气馥郁、酒体饱满”的特征特质,可与世界高品质产区比肩。历经数十年的探索,葡萄酒已成为我区的一张名片,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明星产品,宁夏也已成为国内与世界葡萄酒界接轨最为紧密的产区。
“力争5年内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00万亩、综合产值破千亿元,15年内面积150万亩,综合产值破2000亿元”——《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出台,也用一连串具体的目标数据,为宁夏乃至中国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勾勒出一个宏伟的未来。
开放发展,是综试区总体方案的核心要义
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统揽,作为九大重点产业之一,我区秉持加快构建现代葡萄酒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技术研发推广服务体系,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品牌化发展。
葡萄酒产业链长、横跨三产,已为我区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2万个,产区移民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葡萄酒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荒滩覆绿,酿酒葡萄种植与生态修复相结合,葡萄园“浅沟种植”成为贺兰山东麓最大的洪水拦蓄工程,减少了水土流失,成长为一道有效的生态屏障。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开放发展’,是综试区总体方案的核心要义,用开放推动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开放激发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综试区的设立意味着,贺兰山东麓产区成为国家级的产业试验区,在相关国家部委的支持指导下,这将给宁夏通过综试区建设推动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同时,我区也将在这块“试验田”里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用一瓶葡萄酒“接二连三”,借一个酒庄“兴工盛商”,靠一个产区“通江达海”,为中国葡萄酒产业高质量、现代化发展蹚一条新路子,进而探索通过一类产品、一个产业的开放开发,促进生态平衡、区域经济繁荣的新模式、新样板。(记者 王婧雅)
“国家级枸杞市场综合体”未来什么样
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作为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达14.4万吨。
走进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的交易大厅内,看不到电脑,也看不到各项金融指标的波动。在这里,价格指数的呈现、各地客商的询价,交易的主角是——枸杞。
头茬枸杞季,在市场交易区域,成袋的枸杞在地上整齐码放,客商穿梭其间询价比较。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达14.4万吨。
在交易中心A区门口一侧,和众多枸杞小店一样,惠宁枸杞商行的何老板,正忙着包装发货。在他身后,放着等待被打包发往各地的新鲜枸杞。“现在用EMS寄送鲜果到外地,48小时内都能到。”他说。
不久前,第四届枸杞博览会在这里闭幕,签约资金12.48亿元。不论是龙头企业,还是枸杞商贩,身处同一条火红的产业链条中,枸杞,承载了无数产业发展的向往。
今年,交易中心迎来重要升级——依托现有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启动建设国家级中宁枸杞交易市场。
在5月末举行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级中宁枸杞市场规划》正式发布,中宁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国家级中宁枸杞交易市场的相关情况。
2020年9月,国家农业农村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共同支持建设国家级中宁枸杞市场。据介绍,要了解国家级中宁枸杞市场,首先要了解我国的产地市场体系框架。按照有关规划,我国的产地市场体系由国家级市场、区域性市场和田头市场共同构成,不同的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各不相同。国家级市场是在优势农产品区域建设,能够辐射带动本区域乃至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建设国家级的枸杞市场,中宁县具备哪些条件和优势?
据宁夏枸杞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宁夏已成为全国枸杞产业基础最好、生产要素最全、科技支撑力最强、深加工集中度最高、品牌优势最突出的核心产区。其中,中宁县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枸杞之乡”,枸杞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条完整,其中枸杞干果年产量达3.6万吨,对宁夏和全国枸杞产量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6%和6%,并形成了引领全国枸杞产业的加工集群。
随着我国枸杞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迫切需要畅通流通渠道,建立枸杞产销平台。当前,全国枸杞产地市场不多,交易方式现代化、建设水平一流的大型枸杞产地批发市场更少,有必要建设功能齐备、交易方式现代化、影响范围广的枸杞产地批发市场。
国家级中宁枸杞交易市场的定位是什么,未来将发展成什么样子?
根据《国家级中宁枸杞市场规划》,国家级中宁枸杞市场发展目标是:建成辐射宁夏乃至全国的枸杞产销平台和枸杞区域品牌培育平台,并从提升枸杞物流集散能力、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市场创新升级三个方面提出量化指标。
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打造国家级枸杞市场综合体”这一定位,结合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要求,将实现物流集散、价格形成、产业信息服务、产业融合、会展贸易、科技交流、品牌培育和综合服务等功能。
“今后,通过开展新型交易结算方式推广,创新市场金融服务方式、提升枸杞质量检测服务能力等,形成促进枸杞交易主体发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服务中心。”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未来,国家级中宁枸杞市场将形成“一核两翼”总体布局,即由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中国枸杞加工城、中宁枸杞高新科技园区组成的国家级中宁枸杞市场综合体的核心,以及位于舟塔乡的“文旅之翼”和位于新堡镇北部与宁安镇交界处的“创新之翼”。
跻身国家级枸杞交易市场,是引领宁夏乃至全国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枸杞市场完备功能、科学管理、规范运营,提升全区枸杞产业发展水平,构建与枸杞生产布局相适应的现代流通体系,塑强宁夏枸杞品牌具有重要意义,必将进一步推动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记者 毛雪皎)
企业“出海”如何用好金融工具
如果把外贸企业比作出海的航船,汇率波动或许可以被视为市场“天气”的组成要素之一。
2021年1月至5月,全区进出口贸易总额达5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增速比1-4月加快5.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增长18.8%。
在进出口贸易中,汇率变动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外贸、防风险,面对当前汇率波动,全区外贸企业应如何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在“出海”航程中行稳致远?
借助宁夏贸易金融联动机制,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给出了建议。
理性应对:“风险中性”原则
面对汇率双向波动,做好汇率风险管理成为外贸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企业应当贯彻‘汇率风险中性原则’,以此防控汇率风险。”交通银行宁夏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王晓军进一步解释,所谓“汇率风险中性原则”,是指企业既不能完全“顺其自然”,也不能使用汇率“套利”。王晓军认为,企业在外汇结算中,应以保值为核心目标,将汇率波动纳入日常的财务决策,聚焦主业,尽可能降低汇率波动对主营业务以及企业财务的负面影响。
“2020年5月,宁夏一家出口型企业为避免出口长期带来的汇率风险,在交行办理了6个月期900万美元的远期结汇业务,锁定了7.2的结汇汇率。2021年初,待这900万元到账时,汇率已经跌到了6.38左右,而交行仍然按7.2的汇率为企业办理结汇。通过远期结汇,该企业挽回了738万元的汇率损失。”王晓军举例说明。
以“汇率风险中性原则”理念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外贸企业可以从金融工具和决策体系两个方面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从金融工具方面来看,外贸企业可以跨境人民币结算、金融衍生品、使用出口贸易融资提前结汇、远期结售汇等进行汇率避险。
防范外部风险,优化内部管理。从决策体系看,制度化管理是贯彻汇率风险中性的必然路径。“首先,管理层需充分认识汇率风险中性,才能有效协调各部门、各环节发力。”王晓军说,“同时,汇率避险还需覆盖全流程,比如在与外商洽谈合同、测算成本阶段就需要向银行远期询价,锁定成本。企业还需要正视汇率损失,及时止损。”
保险“兜底”:经营风险下的“定心丸”
在全球疫情反复背景下,面对海外客户需求结构与经营状态的调整,宁夏的外贸企业也需顺应思变。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消费需求下降,当地政府会临时出台或者调整疫情管控措施,这些都会带来经营风险。此外,海外客户面对疫情,自身经营状况不稳定,会增加违约风险。还有一些商务活动和人员流动受阻,贸易双方信息交流的渠道受到限制。”中国出口信用保险陕西分公司宁夏业务处相关负责人景延广说。
景延广建议,“首先,相关企业需研究出口商品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向,关注贸易伙伴国家的政策、金融变化;再次,需要在做好自身风险管理的基础上,配置出口信用保险,科学转嫁风险。比如在面对买方拒收货物等情况时,可及时联系中国信保,维护自身利益。”
“在企业受疫情影响急于稳定生产的时刻,及时得到赔款,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宁夏某外贸企业相关负责人说。该企业主营化工产品,此前在向印度客户交付货物后,印度客户受到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出现拖欠货款。在自行追讨无果后,该企业向中国信保陕西分公司递交了索赔申请书。2020年4月,中信保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开辟了定损核赔的“绿色通道”,并向企业支付了超过125万元人民币的赔款。
疫情期间,自治区商务厅联合中信保陕西分公司出台10条支持外贸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外贸增长的措施,下调小微出口企业“风险全覆盖”30%保险费率,有效缓解了出口企业成本压力。(记者 李 徽 毛雪皎 赵 磊 实习生 苏菁菁)
宁夏何以跻身全国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
“宁夏获批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将加快我区大数据产业发展,为全区乃至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保障。”7月5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我国明确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全国8个地区部署国家枢纽节点,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构建国家算力网络体系。
此前,在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宣布正式启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建设,宁夏成功入选,成为全国八大枢纽节点之一。
宁夏何以跻身全国枢纽节点?
“我区建设数据中心产业集群优势明显,能源储备丰富,气候条件适宜,无须除湿,利用全自然风冷技术建设数据中心PUE值可降至1.1,是最适宜建设数据中心的地区之一。”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尤其是宁夏中卫到全国各大城市的直线距离均在2000公里以内,光纤直连传输时延8-12ms,数据交换成本最低,并具有极佳的战略纵深,适宜承接东部重要数据存储、计算任务。同时,中卫是3个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之一,网络通达能力更强,资费更低。此外,宁夏云计算产业起步早、基础牢,也是入选八大枢纽节点的重要缘由。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基础的不断夯实,电子信息产业被列为自治区九大产业之一,都为宁夏大数据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据介绍,我区宽带基础网络建设有效推进,普遍服务成效显著,移动网络建设高速推进,基本实现全区城市、县城、乡镇以及所有行政村、高速公路、风景区的热点覆盖。同时,电信普遍服务深化发展,行政村光纤通达率100%,自然村光纤通达率超过80%,4G网络覆盖95%行政村,农村地区宽带平均接入能力达到50Mbps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我区网络架构持续优化,为互联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中卫西部云基地建立可直达多个方向的链路,为中卫发展云计算等互联网产业提供更好的网络基础环境。
相关数据显示,我区100M以上宽带接入用户占比居全国第4,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100%,互联网宽带用户持续发展,用户体验性能良好。
信息化与产业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也成为宁夏的加分项:全区信息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24%。两化融合水平在西部地区也处于领先。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中卫云基地的建设,智慧银川项目的启动,“互联网+医疗健康”落地宁夏等优势因素引导,优势企业也在逐步增加,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正加快推动自治区各项产业转型发展。
“国家正式发布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八个枢纽节点,将以此引导大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加强跨区域算力调度水平。”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围绕建设宁夏枢纽节点的总体思路,以“东数西算”工程为抓手,高位推动产业集聚,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为宁夏乃至东部省份各行业数字化升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支撑,助力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
“最重要的是,建设宁夏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对于均衡东西数据要素资源差异以及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负责人表示。(记者 丁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