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捡垃圾堆满房前屋后 社工“医心”帮其开启新生活 上海公交开设复古专车 变身可移动的“公交博物馆” 西藏和平解放70年: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模拟实战场地 哈尔滨警犬训练基地酷暑练犬忙 奇葩!竟用梳妆镜当后视镜 “高考心态”更成熟彰显社会进步 西藏和平解放70年:农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水客”“蚂蚁搬家”走私 海关在来往港澳小船上查获25箱货物 武汉大学“喊话”白血病考生:期待珞珈山下遇见你 浙江启用危险废物处置服务应用场景 助力环保监管数字化 以后说起中国大妈 希望能想起成都有群“环保婶婶” 宁夏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对11.46万件案件逐案逐笔对账清理 云南北移象群持续向东南方向迁移 人象平安 “两弹一星”精神 影响着一代代九院人 玫瑰花铺出致富路 这个小县城花香四溢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山间“金叶子”助归侨从一无所有到房车两全 “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奔走在大街小巷的安全使者 往年录取排位还有参考价值吗?招办主任教你填志愿 汽修班“宝藏女孩”刷屏 方向和努力同样重要 警方突破便民瓶颈 南宁农民不出村可办户籍业务 探访宁夏强家老醋:“非遗”醋坛子 酿出幸福味儿 外国留学生毕业寄语:结缘中国 做文化交流“使者” 杭州西湖荷花进入盛花期 “映日荷花别样红”已是靓丽风景 内蒙古三年破获毒品刑事案件1982起 缴获毒品141.3公斤 【百年大党的新生力量】年轻的80后,配送机器人的“老父亲” “贪玩”梅雨结束“休假” 长三角迎暴雨“梅”开二度 拉萨八廓街百年老店见证古城变迁 邓稼先的“三个遗憾”和“一个约定” 兰州美术老师巧借石纹作画 引黄河文化深入课堂 韩国留学生的“景德镇漂流记”:想做来往于中韩两国的艺术家 飞机调头!只为等这位医学生...... “你先走,这个钱我出!” 长春立法规范养犬 虐犬者终身禁养 花甲之年,他考上兰大研究生 辽宁将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对6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取消审批 这些投资现在似乎很脆弱 24%的房屋卖家期望获得高于他们的要价 最近工业股的下跌创造了一些极好的买入机会 这是70亿美元的电子竞技行业中增长最好的股票吗 大多数固定利率贷款的利率上升 在它成为股息贵族之前购买这只股票 哪一代人的信用卡余额最高 3只适合保守投资者的低风险股票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AMC的收益持续增长 在过去的四个月中 新的SPAC与IPO和直接上市通常都在苦苦挣扎 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的一个关键部门表现出令人担忧的疲软 青海辅助器具实现社区租赁“一人一卡”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 “含鸭量”必须超过50% 南京给速食鸭血粉丝汤定标准 甘肃榆中“妈妈清洁队”:让留守老人不再“凑合过日子”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老人捡垃圾堆满房前屋后 社工“医心”帮其开启新生活

2021-06-30 09:05:29来源:北京青年报

七旬老人捡垃圾堆满房前屋后 社工“医心”帮其开启全新生活

【发生地点】北京南锣鼓巷

【发生事件】社工帮七旬“拾荒”老人摆脱心理困境

76岁的张玲(化名)几十年来一直居住在南锣鼓巷附近一个胡同里。虽然她和老伴儿有属于自己的房屋,但张玲却有个奇怪的“嗜好”,她喜欢捡拾杂物,家里和院子里堆满了垃圾,严重到已经没有办法推门进入,张玲有时还会睡在胡同里的公厕内。

为此,社区和街道的工作人员也曾多次找过张玲,想要帮老人清理一部分垃圾和杂物,可是无论工作人员怎么好言相劝,张玲的态度都非常强硬,往往是把工作人员骂了回去。街道也曾采取过集中清理的方式,但清理后张玲反而在胡同内堆积更多的垃圾。这样一来,张玲产生了消极对抗的心理,形成越清理,矛盾冲突越激化的情况,只要一见到社区或者街道工作人员,张玲就态度激动。

张玲这种堆积杂物和垃圾的情况,不仅有安全隐患,还给周围居民带来了很大困扰。她在私房院内、墙外及胡同公共区域内堆满了捡拾的垃圾,严重影响环境卫生,这种现象引发了社区居民对街道工作的不理解,也造成了社区矛盾。这件事引起了安定门街道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所(以下简称困服所)社工的注意:张玲与老伴儿每月的退休金加起来有8000多元,足够两人生活,为什么张玲会将两间半房加上120平方米的院子全部堆满捡拾来的垃圾,并且态度如此强硬,不让工作人员收拾呢?

去年7月,安定门街道困服所的社工张天蔚找到了张玲,他表明身份后没有表达出任何要帮助张玲清理垃圾的意向,而是一直与她聊天。张天蔚解释道:“我们会聊她年轻时读夜校的经历,聊她退休前的工作,聊她与老伴儿和子女的关系等等。我能够从聊天内容中了解她的想法,分析她的心理。我发现她的逻辑性非常好,完全能够理解年轻人的聊天方式。但她非常敏感,只要邻居或游客多看一眼她捡拾的垃圾,她就会骂人家。”

张天蔚学习过心理学,他将观察到的情况带回困服所,与专家一起研讨。通过专业评估后,专家认为张玲具有严重的老年性偏执障碍、持久性妄想障碍,对环境信息敏感、孤独、多疑、人际交往中攻击性强等心理和行为倾向。针对张玲的这种情况,困服所成立了6人服务团队,为其制定了专业的帮扶方案。首先,大家以采取角色扮演方式工作,将张玲当成自己的奶奶那样对待,时常前去与她聊天。但大家在聊天中注意方式方法,运用替代性词汇,把“清理垃圾”替代为“整理废品”“提高生活质量”等表达。

张天蔚与同事们经常为张玲提供暖心服务,给他们老两口熬小米粥,送粽子、西红柿等。社工还开展微帮扶服务,帮其修水电、桌椅和厨具,这些服务渐渐地打动了张玲,让她产生了信任和理解。

在提供服务的同时,社工持续与张玲“谈心”,有时候从中午一直聊到晚上七八点。社工发现,张玲并不是不爱干净,她经常洗衣服换衣服,但因为家里没有落脚的地方,她往往会去公厕洗衣服。社工就从这些细枝末节入手,在日常帮扶中潜移默化地传递思想。于是,张玲同意清理部分捡拾来的垃圾,但往往清理后不久,张玲又会捡新的回来,如此情况反反复复。可就在这样的反复中,社工发现张玲的偏执障碍已经有所好转。

前段时间,张玲的老伴儿身体不适,社工帮助将其送去医院看病,随后帮其老伴儿联系了养老院。张玲独自居住的这段时间,社工依然暖心陪伴,得知她想砍掉院里的大树,社工说:“不收拾掉这些垃圾,怎么砍树呢?而且这些杂物火灾隐患非常严重,您自己住太不安全了。”终于,老人被说服,同意开展大清扫。

于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困服所的6名社工开启了每月3至4次的阶段性清理工作,并结合社区工作,对张玲开展认知调节和行为矫正,发动周围邻居建立良性的自治监督机制。直到近日,张玲家中的垃圾终于清理完毕。看着干净整洁的家,张玲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为彻底解决张玲数十年养成的捡拾垃圾习惯,困服所还为其联系了老年志愿者学校,引导她参加诗词、书法、花鸟写意等学习班,培养其兴趣爱好,也让她结交更多朋友。

张天蔚说,能够帮张玲老人逐渐改变,自己也非常有成就感。在接触社工工作的两年多时间来,他越来越体会到心理干预的重要性。“基层社工工作更需要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我也在工作中养成了不断学习的习惯,希望能够通过更多的心理学知识为服务对象‘医心’。”

文并摄/刘妙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