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8日电(记者 张尼)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几年,中国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业内专家看来,种养殖不成规模、经济效益不显著、产业建设资金不足等“卡脖子”问题仍需着力解决。
资料图:食用菌种植(图文无关)高瑞峰 摄近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的“2021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乡村特色产业如何在地方落地生根,成为与会专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今年2月对外公布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专门提出“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内容。
在业内专家看来,合理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对于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意义重大。不过,目前一些乡村特色产业还面临不少发展“瓶颈”。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原副主任王韩民在会上分享了早前调研中遇到的问题。
他强调,目前,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面临着种养殖不成规模、经济效益不显著、典型引领示范不够、产业建设资金不足、产业服务体系跟不上、农民的主体意识不强等问题。
“受家庭传统经营影响,特色产业规模小而散,形不成气候,形不成规模大户、专户,没有建成基地,规模效益显现不出来,品种多、品牌少、产品少、特色不突出,群众叫做‘品牌一火车,产品一汽车’。”王韩民说。
此外,一些地方按照传统种养模式抓产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和推广不到位,群众积极性不高,接受能力差导致特色产业质量和效益都比较低。
如何破解特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对此,王韩民建议,要从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发展规划、突出重点产业、强化组织服务等多方面工作入手。
他强调,要根据自然条件、种养习惯等,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做到长短结合、种养结合,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形成产业互补、优势互补,同时要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
“现在讲一县一品是很对的。在这个县域自然条件下,在现有的品种条件下,你的产品的质量在全国比较而言是最好或者最好的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说。
在专家看来,只有让一县一品规模扩大,才会吸引到更多科技人员。因此,找到一个好的产品,选对产业、做大产业、规模化非常重要。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市县一级政府需要从产业发展规划、科技服务支持、市场营销支持等三方面加强。
会议同时举行了“乡村振兴《1县1特》交易中心座谈会”,以及乡村振兴《1县1特》交易中心、中国《1县1特》红色项目、中国《1县1特》我为家乡代言签约仪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