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走红的背后,有这些高考之问 玻尿酸美瞳让眼睛更水润?医生:商家的宣传噱头 山东枣矿集团新安煤矿“5·26”冒顶事故搜救结束 四川凉山支教老师离开,学生追着惜别 背后的故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 高考前三天我才接到通知上考场 “司机给医护免单”彰显共同体意识 扫码点餐莫成“单选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 人民助学金助我踏上医学之路 广东青年筑“青春防线”共抗疫 长江流域19省(区、市)均完成 “十三五”水环境质量约束性指标 河南超14个月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投近亿元保证免疫接种需求 “学生们含泪追车送别”视频感动网友 支教老师讲述背后的故事 办实事动真格 快递小哥的出行难题解了 国际排联公布新世界排名 中国女排继续下跌至第三 在延安红街来一次“舌尖上的美食盛宴” 古籍修复师 古籍里是美,是学问 “第五届老子文化论坛”将于6月10日在灵宝开幕 端午节六成游客选择省内游 酒店式度假受到追捧 路遥:用文学给予奋斗者精神力量 陈超君:读有意思的书,做有意思的人 青海高考日见闻:“红黄蓝白”为考生护航 医生王晓红:去年参加湖北抗疫 今日投身羊城防疫 秦巴山区“小推车”推出幸福好生活 高考首日 内蒙古公安化身全能战士为考生爱心护考 河南持续高温下的“抢粮”与“抢凉” 高考考生途中遇事故 江苏南通铁骑12分钟紧急护送 云南漾濞高三学子在抗震板房中迎来高考 中国民企“多样性”参与生态环境公益 藏匿赃款赃物 中合置业原董事长孔德春被逮捕 广州增城18小时完成核酸采样逾147万人 广东民企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助疫情防控 银川市金凤区网络问政:杜绝推诿扯皮 提高行政效能 你是否成了“赚钱APP”赚钱的工具? 孩子回家做作业,家长应该做什么? 云南西双版纳警方“斩断”一跨国贩毒通道 缴获冰毒40公斤 孩子写作业,台灯应放在左边还是右边 儿死夫残又欠债20万,这日子咋过?渔嫂用15年给出答案 出租专车“一对一”接送 考点特设测温消杀等环节 广州重启新冠疫苗第二剂接种预约 助老就医需求越来越大 老人看病需要这样的全陪 2021年中国高考拉开大幕 福建各部门“花式”护考 您可以仅凭ETF就让百万富翁退休吗 6月份最值得购买的3只软件即服务股票 以下是我们的专家在进入夏季时密切关注的股票 购买自己的房屋后立即学习的4项技能 特斯拉股票在5月份下跌了12% 这3只SPAC股票已从高点下跌 40% 2个不跟随市场的人的投资技巧 公司的云转型正在继续快速推进但整体收入仍然停滞不前 这个在线游戏平台还有很多需要证明的地方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他们走红的背后,有这些高考之问

2021-06-08 09:04:32来源:科技日报

他们走红的背后,有这些高考之问

高考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入不同类别的高校学习。高考,并非将人“分层”,而是“海阔凭鱼跃”,让青年们发挥所长、特色发展。

6月7日,2021年高考如期举行。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8万人,新增八地开启“新高考”模式。

教育是国之大计,高考又牵动人心。与高考相关的人和事,总是容易掀起讨论的热潮。

每年高考前后,都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走红”。今年5月底、6月初,就有2个人或多或少因为高考话题而获得公众关注,甚至陷入舆论旋涡。

他们的背后,其实也是我们想探讨的高考之问。

高考,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

第一个热门人物,正是要走上高考考场的衡水中学学生张锡峰。

他的走红,源于他曾在录制一档节目时发表的一场励志演讲。

在这场演讲中,高中生张锡峰台风稳健,表达能力也了得。他回应了外界对衡水中学培养“考试机器”的质疑,宣扬自立、自强和奋斗精神。他要和人生的起点抗争,成为父母的骄傲。

张锡峰说,高考对他来说是改变命运的奋力一击。他要通过这次考试,重新掌握人生,获得资源的分配权。

但这个比喻,让张锡峰陷入了争议之中。这番争议,也引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高考,究竟发挥什么作用,它考的是什么?

从官方文件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1月31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改革。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曾任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的姜钢认为,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决定高考的前行方向和发展轨迹。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则建立在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前提下,是高考实现立德树人核心功能的两个基本手段。

高考必须始终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人才选拔要求,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注重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养的考察,助力高等教育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而实现高考所承载的选拔功能与政治使命,助推高等教育发展。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陆亭也曾撰文指出,教育的基本要义是成长,正确的方向是健康成长的保障。他认为,高考不应再强调筛选功能,而是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入不同类别的高校学习。高考,并非将人“分层”,而是“海阔凭鱼跃”,让青年们发挥所长、特色发展。

“不应再赋予和强化高考改变命运的功能。”教育学者熊丙奇呼吁,高考改变命运的说法,无形中堵死了更多选择,也无视了高考之外的成才选择。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完善自我认知。拥有了更高的能力和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就能拥有改变生活、创造未来的能力,这本质上和升学无关。他强调,把改变命运寄托在高考上,从社会层面看,是强化唯升学论、唯学历论,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成才。而学生长期抱持这样的观念,容易单纯将同龄人视作竞争对手,看成改变命运路上的阻碍,反而会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当然,希望这场讨论没有影响到张锡峰,愿他能在考场上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上大学后,拔尖创新人才怎样培养?

韦东奕,北京大学校园内“扫地僧”一般的存在,在数学圈内被尊称为“韦神”。

有人调侃,一般人解数学题用笔,他解数学题,只需要用手在虚空中“结印”。

韦神的标志性用品,是个1.5升的矿泉水瓶。他最近突然在社交网络上走红,是因为拿着馒头拎着水瓶接受了一段简短的采访,为高考生送上一句简单的祝福——欢迎来到北京大学,我也不会说别的。

“韦神”2010年进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4年本科毕业后保研继续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8年博士毕业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作博士后研究,并于2020年入职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他曾斩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获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金奖。

韦东奕的走红,其实也带来一个问题——基础拔尖创新人才,要怎么培养?

高考担负着“引导教学”的功能,通过改革考试内容,加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语言表达和写作等关键能力。

从2020年起,我国开始施行强基计划,遴选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试点。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今年,已经是强基计划的第二年。

2021年年初,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2.0基地(2020年度)名单,在首批遴选建设104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的基础上,再新增95个基地,拔尖计划2.0两批共遴选199个基地。

高考,是拔尖计划人才选拔的重要渠道。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指出,选、培、评是拔尖计划2.0聚焦的三个关键环节。在选拔上,通过入校后二次选拔、高考“强基计划”、高中“英才计划”等渠道选鉴对基础学科有志向、有志愿、有志趣的拔尖学生,让异“才”纷呈、脱颖而出。

今年5月,教育部又公布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涉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等12所高校。未来技术学院建设要瞄准未来10年—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常规、突破约束、突破壁垒,强化变革、强化创新、强化引领,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创新领军人才,推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服务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建辉表示,未来技术学院,注重基础,也瞄准未来。成立学院的关键,是遵循2个规律,一是遵循科技创新本身的规律,二是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

在科技创新方面,要重基础。马建辉说,只有把基础问题解决了,才能解决那些最前沿的技术问题。所以,未来技术学院和基础科学研究,其实一脉相承。另外,还要重学科交叉,很多科学性问题,本身是属于综合性问题,而创新,往往涌现在学科交叉地带。

“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要在创新的环境中,光靠教学是不行的,一定要以强大的科学研究实力为支撑。”马建辉认为,做未来技术学院,要强调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要让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课题组,早接触科技前沿;要实行个性化、小班化和国际化教学,实行导师制、学分制和书院制。

高考重要,但人生路毕竟漫长。高等教育仍要接力,去将一个个心怀憧憬的少年,培养成党和国家期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祝福并相信,每一位高考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