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院内发现50余块古城砖 专家:初步判断部分为明代烧制 丰台文保人员将派人查看
有市民向北京青年报记者反映,北京丰台右安门外玉林东里一平房院内发现50余块古代城砖。接到爆料后,5月26日,北青报记者前往现场实地探访。文物专家初步判断,部分城砖为明代烧制。对此,丰台区文旅局文物管理科工作人员表示,将派人实地查看,集中保管。
发现
右安门外平房院内存放古城砖
近日,有不愿具名的文保爱好者向北青报记者爆料,说是无意中发现右安门外的平房院内存放了一摞城砖。
“居民区里有古城砖,你们去看看吧!”上述爆料者称,对于这种散落的城砖,处于无人管理状态,随时有遗失或者被人买卖等可能,“我认为至少是清代的东西,还是有一定文物价值的,希望有人能够重视起来,进行妥善处理。”
5月26日,根据居民提供的线索,北青报记者来到丰台区右安门外玉林东里的城砖存放地。在一个类似大杂院的地方,贴墙摞起来一米多高的青砖,有五摞,共50多块,除少部分城砖有残破外,大多比较完整。有城砖上面存在红色涂料的痕迹,不确定是否在原城墙处被刷过漆。另外,多个城砖上面有款识,不过字迹比较模糊,难以识别。
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李霞(化名)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些砖存放在此处至少有十来年了, “我总觉得扔在这里可惜,北京市内流散的城砖肯定是几十年前拆除城墙时居民收集的,有的用来盖房子垒墙头,有的则一直放在房檐下。如果重修城墙,这些砖肯定能发挥作用。”
李霞认为,城砖放在居民家里作用不大,希望可以被有关部门收集利用起来。
专家
初步判断为明朝烧制
文物鉴定专家、中科院研究员(已退休)王德恒看到北青报记者所发的图片后表示,初步断定带有文字款识的城砖为明代烧造。
“从图片来看,初步判断部分为明代大青砖,比较起来,明代的城砖相对粗犷,清代的城砖因为要求严格则显得更为精致。”王德恒说。
他表示,明代城砖多为山东临清烧制,当年曾经流传一句话,叫作“北京的城,临清的砖,相隔八百里,漕运六百年,紫禁城上有临清”。就是因为山东临清位于运河边上,方便水路运输。另外,临清土质好,烧制出的临清砖“不碱不蚀,击之有声,断之无孔”。北京故宫、天坛、地坛、各城门楼,以及皇家的陵寝所用的必用建材就是临清砖。据史料中记载,标准老北京城砖尺寸每块砖长约48厘米、宽约24厘米、厚度约为13厘米,重量都在24千克左右。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得知居民区内出现城砖一事后表示,若居民愿意将保存的城砖捐献,他可以帮忙联系相关博物馆,看是否能作收藏展览之用。不过,北青报记者探访期间,城砖的收集者未在家中,居民的意愿并不清楚,无从判断。
追访
文保部门将派人查看并集中保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关部门出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考虑,对北京市的多处城墙和城门进行了拆除,部分城砖流散到居民家中。最近几年,媒体多次报道居民区或者一些废弃工厂发现老城砖一事。
北青报曾报道,2020年4月,位于丰台区刘家村的北京城建集团总公司材料公司仓库大院启动拆迁,砌筑在库房台基中数以万计的青砖,被文物部门认定为明、清时期北京城墙砖。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1965年北京市修建地铁时,城建集团的前身单位参与建设,工程队拆下了大量的城墙砖,运到当时的丰台仓库,并用于修建库房,相当于二次利用。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李粮企当时表示,将保留少量、特别是带有文字戳记的城砖用于展示;部分城砖可以用于相关的文保工程,特别是明、清北京城城墙保护工程。
对于此次玉林东里居民区发现的城砖,北青报记者电话联系到丰台区文旅局文物管理科,工作人员表示,将派人前往现场查看,并集中保存。
文/本报记者 董振杰 统筹/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