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1月27日电 题:非遗进课堂: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教育如何“接地气”?
作者 王婷婷
学校如何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融入课堂教育,更接民族“地气”进行传承与发展?记者本月跟随“武陵山乡美·齐力奔小康——聚焦重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暨民族团结进步新风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黔江找到了答案。
“土家铜铃舞”“小南海渔歌”“千人葫芦丝”“咚咚喹”……走进重庆市黔江区民族小学,民族图腾、民族文化长廊等具有土家族、苗族传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入门可见——“家斗吊脚、雕花门窗、飞檐尧翘角”,无不彰显民族文化环境特色;民族陶艺课程、民族课间操、民族器乐早已融入学校,走进课堂。
“学校于2002年成立,目前有3429名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占72%,以土家族、苗族为主。把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融入课堂是校园特色。”重庆黔江民族小学校长田景碧介绍,通过开展“唱一首民族歌”“跳一支民族舞”“会一项民族乐器”“参加一项民族体育活动”“穿一套民族服装”“上一节民族课”“开展一项民族节日活动”“建一个民族特色校园”的活动,将地方特色资源融入学生活动内容,积极培养学生浓厚的民族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图为民族陶艺进课堂。 张燕 摄记者在该校操场看到周围墙上贴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图案,在少数民族文化长廊上,则挂有“蓑衣”“犁”“耒”“镰刀”等传统农耕器具。“将那些即将消失在我们生活中的农耕器具展示在孩子们面前,让他们更深刻的认识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田景碧说。
早上十点多,孩子们在冬日的暖阳下,整齐划一,迈开步子,跟随民谣跳起融合少数民族特色的课间操,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疫情之前,平常每周开展30分钟的大课间,大家会围成几个大圈,中间有一千人多人吹葫芦丝、咚咚喹,外面有一千人多人跳摆手舞。”田景碧称,让师生真正走在阳光下,这些年学校通过民族器乐、民族歌舞、民族体育等课程的开展,学校师生精神风貌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生更自信、更阳光,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身心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这学期学习了咚咚喹,通过学习少数民族器乐减少了学习的烦恼和枯燥。”六年级的土家族学生费玉美笑着说,“咚咚喹比葫芦丝学习难度更大,在学习过程中有老师耐心指导和同学的相互帮助,大家都比较开心,学会后觉得非常有趣。”
为了让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更“接地气”,黔江区民族小学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同时,大胆开发地方资源,将“民族文化”融入语文、社会、数学等学科之中,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试题。
近年来,黔江民族小学教师开发的一至六年级的数学校本试题已公开发行,探索出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体系。积极推进民族特色课程建设,教师们开发了《民族常识》《家在黔江》《葫芦丝》《土家歌舞进课堂》等校本精品教材。此外,学校将民族乐器葫芦丝融入艺术课程,编撰印发了《葫芦丝实用教程》校本教材,聘请专业教师对学生授课。
目前,学校被确立为黔江区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全国葫芦丝艺术教育示范基地、民族乐器演奏艺术水平考级考点。
据了解,近年来,黔江区依托非遗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实施非遗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活动,为少数民族学生搭建了多元化的教育成长平台,丰富了中小学生文化生活,既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又使非遗技艺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