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还会有多冷?——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解析极寒天气 新华时评:快查传染源 切断传播链 黑龙江黑河启动疫情防控和治安防控一级响应机制 黑龙江黑河:严控进口冷链食品贮存、销售环节 孩子间发生冲突 49.5%受访家长表示会干预 北京气温突破2000年以来同期最低记录 探访石家庄闭环管控首日居民生活保障 新的一年开启,旧的谣言打住 河北邢台新冠病毒基因测序结果公布:与欧洲输入病毒高度同源 张帅:监狱警察即使睡觉时“耳朵也要竖着” 行星科学本科班诞生 “宇宙最强专业”到底学点啥 北京气温破本世纪最低纪录 风寒效应让人感觉更“冻人” 天津一批沙特阿拉伯进口干椰枣外包装核酸检测出阳性 未流入市场 熊会挥手?原是游客不正确的投喂方式“训练”而成 冻入骨髓!全国近九成国土冷如钻冰箱!你在冰箱哪一层? 超六成受访者在意和年龄相关的标签 90后最在意 寒潮继续影响黄淮以南 东部和南部海域有大风 石家庄藁城区多人因疫情防控不力被问责 河北4天新增117例感染者:怎么看 怎么办 走进沈阳重点管控区:这里不是孤岛 10.5万人休戚与共 宁夏:推进“放管服”激发创新动力 配合各地疫情防控要求 铁路部门推出免费退票措施 江西萍乡集中宣判4起涉恶案件 25名被告人获刑 北京气温刷新21世纪来最低纪录 持续低温将超一周 昆明两次对红嘴鸥开展抽样检测 未发现其携带新冠病毒 同样的低温为啥刮风会更冷? 沈阳全面加强医疗废物收运处置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检查 青海首例替代性修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案完成 民法典实施后全国首例“无烟列车”公益诉讼在北京四中院立案 2020年杭州受理法律援助案1.6万余件 挽回既有利益2.6亿元 新华时评:低温津贴不能被冷藏 浙江查获一起4700余万元特大海运假私烟案 云南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 大连警方查处3起违反居家隔离规定案例 3人被行政拘留 高风险地区再现,别把“冬季少聚”不当回事 护航京津冀温暖过冬——大港油田三路并进迎战天然气冬季用气高峰 “90后”大学生发展循环经济还农村山清水秀 “你的声音好像我妈妈!” 贵州安龙:食用菌“裂变式”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有力支撑 辽宁: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 热带海南岛将迎强降温和海上大风天气 最低气温低至5℃以下 9036余万元财产来源不明 内蒙古厅官邱进宝获刑15年 综述:内蒙古“最穷地”减贫路上的“北京温度” 昆仑山上,看“牛人”如何冲“峰” 沈阳市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云南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今年转移就业规模不少于1500万人 强寒潮来袭 各地各部门积极应对确保百姓温暖过冬 北京“两区”建设稳步推进 已累计新增项目800多个 护航京津冀温暖过冬——大港油田三路并进迎战天然气冬季用气高峰 房地产融资“闸门”再拧紧!金融监管严控“灰犀牛”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今冬还会有多冷?——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解析极寒天气

2021-01-07 09:05:39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 题:今冬还会有多冷?——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权威解析极寒天气

新华社记者高敬

冷透了!

6日早上,寒潮如约而至,北京气温-10.6℃,呼和浩特-25.2℃。强冷空气将继续深入,华北、黄淮等地气温将创入冬新低。

去年12月底以来,冷空气轮番来袭,大江南北一起喊“冷”。这是不是传说中的“最冷”冬季?今冬还会有多冷?记者6日专访了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权威解析极寒天气。

平均温度排名“还没进前5名”

记者从中央气象台了解到,受寒潮影响,东北地区南部、华北、黄淮、江淮东部的部分地区气温将创入冬以来新低,其中沈阳、北京、济南、上海等地气温有可能创下或接近20年来的新低。

冷,似乎成为今年入冬以来大家的共同感受,还有人说已经好多年没有经历这么冷的冬天了。

宋连春介绍,入冬以来(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5日),我国除西藏大部、四川西部、云南、黑龙江西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1981-2010年平均)偏高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接近或偏低,尤其西北地区北部、内蒙古大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偏低2℃以上。

总体上看,入冬以来,全国平均气温-4.4℃,较常年同期偏低0.6℃,为自2000年以来的第6冷,2013年以来第2冷。

很多人对前不久的“岁末寒潮”印象深刻。

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1日,我国发生一次全国型寒潮过程,降温幅度超过8℃的面积有321万平方公里,超过12℃的面积有122.7万平方公里,超过14℃的面积有40.7万平方公里。

宋连春表示,这次“岁末寒潮”影响范围广、强度强、部分地区风寒效应明显,但从排名看,这次寒潮也仅仅排在近10年来的第6位。

一年里最冷的时间来了

眼下是隆冬时节,尤其1月中下旬全国气温处于全年最低的阶段。可以说,我们现在经历的,正是这个冬天最冷的一段时间。

从未来预测看,后期还会有冷空气活动,强度达不到过去这两次全国型寒潮的程度,但部分地区的气温还有可能会持续偏低一段时间。

宋连春表示,1月中旬后期开始,部分地区的气温会逐渐回暖到接近常年同期,2月全国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的概率较大。

他说,目前冬季还未过半,还不能说今年冬季是近年来最冷的冬季。

从过去几十年全国冬季平均气温来看,整体呈增暖的趋势,并且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数冬季气温都较常年同期偏高。但这两年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气温都出现了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的现象。

“一南一北”两因素导致气温偏低

气候受多重因素影响。宋连春表示,今年冬天比较冷的原因,主要是“一南一北”两大因素导致的。

第一就是北极海冰。

北极可以说是冷空气的老家。“去年秋季,北极海冰为历史上第二少。”他说,海冰少,就意味着北极温度高。北极上空的极地涡旋,本来起着将冷空气锁定的作用,然而一旦北极温度升高,海冰减少,极地涡旋就会减弱,冷空气会随之南下。这是强寒潮发生的背景。

从监测情况看,这个冬天北极的极涡比较弱,非常有利于冷空气从高空一路南下入侵。

极地冷空气南下会有两个走向——欧亚或北美洲。目前来看,今冬北美洲气温并不低,冷空气偏向欧亚地区,包括我国在内的欧亚地区降温幅度很大。

第二个原因是赤道中东太平洋目前处于发展盛期的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冬季气候有明显影响。

宋连春说,一般而言,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全球暖冬概率较高;受拉尼娜事件影响,冬季全球温度偏低的概率较大。

拉尼娜事件会有利于冷空气从高纬度地区南下,同时,影响我国的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也会发生变化,难以阻挡冷空气南下。

气候变暖≠冬天不冷

全球气候变暖了,为什么寒潮还这么凶猛?

宋连春表示:“并不是气候变暖,就没有寒潮了。”

实际上,气候变暖导致了气候更加不稳定,暴雨洪涝、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其中,寒潮也是一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因此,冬季平均温度比常年偏高,极端的寒潮天气过程,两者同时存在正是气候变化典型的响应。

“我们要高度重视气候变暖带来的气候风险。”宋连春说,比如强寒潮会影响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做好足够的应对措施。

他提醒,全社会一定要树立气候风险意识,要提早防范、提早应对气候灾害带来的风险,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