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农人”的田园梦:无荒田、年增收 网络黑产套路层出不穷 相关法律亟待完善 巡山穿林,新时代护林员的奋斗与快乐 北京大栅栏:空巢老人有了“报修助理” 创新团队建设日益完善 农业科技“最强大脑”效用显现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嘉峰:小小竹丝,编出人生精彩 昔日“闺蜜”如今对簿公堂 张明敏:释放农村发展新活力 公共文化,绘就百姓生活幸福长卷 1至11月宁夏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国第十 京剧新秀马智的艺术之路 宁夏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自付费用不超10% 滋补保健药品、近视眼矫形术等不纳入医保 “瘦身”与“健体”相结合——我区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提升乡镇街道效能 解帆:延长种植养殖产业链 这个男子“处对象”是为骗钱 互联网开启“药品智慧”监管新模式 总投资130亿元冰雪文体旅游小镇项目落户宁夏银川 宁夏电池材料产业风生水起 陕甘宁协同保障银西高铁无线电专用频率 宁夏邮政开通春节前银川-南京定期货运航线 宁夏健儿厉兵秣马力争夺金 加强光伏合作 推动绿色发展 借用信用卡套现十万余元 昔日“闺蜜”如今对簿公堂 冬至日游客赴“中国最北”体验最长黑夜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完成月球之旅,冰墩墩雪容融回家啦! 掌政民间棋王球王诞生记 天成小区“连升三级”居民纷纷回迁 复兴号全新车型“蓝暖男”上线 将亮相银西高铁 冰雪文体旅游小镇将落户金凤区 冬至是一个节日吗?为何总要吃饺子? 贺兰县开启药品智慧监管“加速度” 宁夏通报32个大气污染重点问题 时间跨度越长,天气预报越不准的“魔咒”怎么破? 失眠、脱发、近视……今年青年关心的健康关键词有啥 购物节营销 消费者频遭短信轰炸 大连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 详情公布 专家:中国6万多疫苗接种者曾赴境外高风险地区,无1例严重感染报告 上海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例 面对病毒变异如何加强“外防输入”?元旦还能出行吗? 成都大熊猫基地面向全球征集标志 这样止住后退的发际线 北京:出售车辆后申请更新指标无时限 北京晴冷持续早晚天寒 明天大风再起注意防风防寒 低龄未成年人犯罪追究刑责范围微调 未致死也可追刑责 “299元云南游”:莫让低价团借直播带货还魂 沉迷打赏网络女主播 90后国企会计挥霍公款386万 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见闻 勇敢一点,让我们治愈“不想上班”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安徽“新农人”的田园梦:无荒田、年增收

2020-12-22 11:03:47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减贫故事)安徽“新农人”的田园梦:无荒田、年增收

中新社合肥12月22日电 题:安徽“新农人”的田园梦:无荒田、年增收

中新社记者 吴兰

隆冬时节,颗粒归仓,原本农闲时节,但在安徽农村,有很多回乡逐梦田园的“新农人”,仍是一如既往地忙碌。

“90后”“60后”农村掘金

安徽省舒城县,地处安徽省中部,位于大别山东麓。

车行山中许久,方才到达位于六安市舒城县山七镇燕春村的志菊家庭农场。一身迷彩服的张志菊,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位“90后”是当地“网红农民”。

2018年,面对十多万元人民币债务的困境时,回到家乡从6头小猪养起,依靠自身勤奋努力和当地系列脱贫攻坚政策的帮扶,她用两年时间建立了一个占地100亩的养殖基地,还开了一个土特产专卖店。

2018年下半年,张志菊尝试电商卖货,遇到事业的瓶颈。碧桂园舒城县扶贫工作队获知后,不仅帮助她销售产品,还邀请她参加“百县千人新农人”培训及竞赛活动,开阔了张志菊的眼界。

曾经不谙农事的张志菊,从自己养猪、养鸡、养羊,发展到成立志菊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带动周边600多户增收。

走在通往山间养殖基地的乡间土路上,27岁的张志菊说:“我近期的梦想就是五年内村里不要有荒田闲地,回到家乡的村里人能有增收门路。”

纪道明是舒城县梅山村村民,此前为照顾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只能在家周边打临时工挣些微薄工资,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在当地扶贫干部帮助下,申请5万元贷款开始养鹅,当年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见到纪道明时,正有远道而来的客人慕名前来买鹅。“这些天忙着卖鹅,每天卖20只左右,能有四五千元进账呢!”纪道明乐呵呵地介绍,今年养了1700只鹅,根本不愁卖,以后也会越来越好。

望着远处滩涂上的千余只鹅,“60后”纪道明说:“明年我还会养1000多只鹅,也试验性地开始自繁小鹅,这样收入会更好。”

“70后”“80后”田园深耕

生于1977年的张广运曾在杭州开设服装厂,主营外贸订单,年销售额约1500万元。2016年,看好农业前景、遇到回乡创业契机的他在舒城县丰墩村投资40余万元兴建草莓大棚,开启自己躬耕田园的创业路。

“之前每年产值大概50万元,收益还不错。”张广运说,今年又在青墩村承包了30亩的大棚种植草莓。尽管第一年种植,土壤板结,长势不理想,但是大棚由碧桂园集团在当地的扶贫项目投资,自己只需要种植成本投入,减轻了负担,并给自己在未来3年内扩大到1000亩,增加了信心。

站在草莓园前,“70后”张广运说:“未来,我希望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能有一个集中展示田园成果的展示厅。”

樊浪生回到舒城县过湾村“务农”前,是一家知名企业中层干部。2014年,父亲突然病逝,看到父母辛苦种植的200亩水稻等待收割,当年30岁的他,选择了回乡从传统种植业起步。

现在已经是安徽过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樊浪生说:“当时产品只有米和杂粮,没有竞争优势。如今已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链条式产业模式,打造了一片田园俱乐部。”

向参观者介绍未来打算时,“80后”樊浪生说:“希望在周边能流转到更多的土地,带领更多的乡亲致富奔小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