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一眼千年”:看古往风韵焕新生的杭州故事 在这里,长江船舶上的垃圾免费接收 伯温故里谈天文 点亮浙江文成山区学生“航天梦” 2020年最后一场流星雨22日闪亮登场 江浙兴起两头婚:男不娶女不嫁 孩子随父姓也随母姓 沈阳发布通告:对存储进口冷链食品实施专库专区管理 广州南沙区发现一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安徽“十三五”改造老旧小区逾3000个 福建东山:一座海岛县的绿色实践 四川查处一批煤矿违法违规行为并曝光 宁夏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占比达到89% 俄罗斯姑娘在中国东北创业做“网红” 重庆贫困区县实现二甲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 贵州正安:生态效应辐射下的富民路 安徽太和多家医院涉嫌骗保 公安机关已刑事拘留8人 大连金普新区全员核酸检测共采集样本81万余人次 山东蒙阴坐“吃”山水“捧”出“金饭碗” 广西山地农业掀“机器换人”热潮 “致富小火车”成“新宠” 涉案赌资流水数十亿 内蒙古警方破获特大跨境网络赌博案 2020中国百杰女性创业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大连加强对冷链从业人员全闭环管理 一线人员固定、集中居住  “建太极学院,从娃娃抓起” 太极拳七大社区同聚传承发展大会 赣粤签订跨省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合作协议 吉林传统农民画走向海外市场 海南残疾人夫妻养鸡致富:“就想靠自己” 中国乡村“屋场会”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问政山东》栏目在京召开研讨会 总结“问政”经验 探访云南“助盲脱贫”行动:“善境堂”里走出“光明路” 跨市到衡水湖自然保护区非法持枪狩猎团伙落网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打造城市“新名片” 宁夏获批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连通工程原州区彭阳县受水区通过竣工验收 “乐购西夏”消费促进活动暨“扶贫消费 惠民补贴”活动启动 宁夏硬核措施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做好辽宁省中风险地区新冠肺炎疫情输入防范应对工作 宁夏交通“十三五”规划和交通扶贫顺利收官 盐同红集中连片区结出脱贫富民果 解码“好牛产好奶”的秘密 天津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内蒙古警方65小时踏雪追凶破获杀人案 “砸蛋糕惩罚不戴口罩者”?这番策划很不“正能量” 陕西小伙打造“孙悟空”等国产机甲 传播“中国风”元素 前11月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 “亲情中华·张謇故事” 实业报国 薪火相传 权威部门解答中国新冠疫苗“十问” 北京12月18日新增2例境外输入病例关联病例 对口扶贫湖北团风县方新湾村 中建三局让昔日贫困村变“放心湾” 31省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3例 其中本土病例1例 宋庆龄创办的“小伙伴艺术团”65周岁“金种子计划”启动 一句“老君山上吃泡面” 景区人山人海山顶泡面盒堆积
你当前位置:首页 >滨河经贸 >

大运河“一眼千年”:看古往风韵焕新生的杭州故事

2020-12-20 17:04:4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2月20日电(见习记者 苏礼昊)“半天下之财,悉经水路而进。”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中国大运河宛如一条纽带,滋养沿河的世代子孙,孕育灿烂的运河文明。无数城镇因运河而兴,杭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大运河(杭州段)一隅。 苏礼昊 摄大运河(杭州段)一隅。 苏礼昊 摄

12月17日-18日,来自中央、浙江省、杭州市的十余家媒体走进杭州,聚焦大运河(杭州段)前世今生,他们通过镜头和笔触,探寻这一“城之命脉”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底蕴。

传统技艺继承人在手工艺活态馆展示手绣技术。 苏礼昊 摄传统技艺继承人在手工艺活态馆展示手绣技术。 苏礼昊 摄

于杭州而言,尽管旧时漂泊帆影难以再现,但“运河”已内化成一种文化符号融入城市血脉。目及当下,杭州正通过环境保护、文化传承、活化利用,让大运河古往风韵重焕新生,历久弥新。

杭州仅存的水城门——凤山水城门。 苏礼昊 摄杭州仅存的水城门——凤山水城门。 苏礼昊 摄

还河于民 重现古朴风韵

一部杭州发展史,就是“倚河而兴”的历史。

滨江西兴古镇处于浙东大运河端头,河道两岸白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因为运河,这里繁华一时;因为运河,这里迎来新生”。

这曾是南来北往的中转码头,服务客商转运货物的“过塘行”布满西兴,随着钱塘江河道不断北移,“过塘行”码头也丧失了原有功能。但西兴并未像其他市镇般选择大肆开发,而是严格规划建设活动,通过持续的环境整治,沿河古镇的乱建房屋、车道乱占等现象被消除,取而代之的是粉墙黛瓦下的淳朴生活,任时光如运河水般缓缓流淌,古镇居民仍独处一隅享受宁静。

这一转变还要追溯到2002年,那一年,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被列入杭州新世纪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大运河也自此开启了“还河于民”的历程。

家住上城区紫阳街道的民间护水队队员樊建华便是这一改变的亲历者之一。紫阳街道是杭州现存唯一的水城门——凤山水城门的所在区域,由于城市变迁和航运发展,杭州其余四座水城门均已消亡,唯有凤山水城门和其下近二十米的河道仍保留着元明时期的原状,这也让周边居民更加珍视。

“过去这里又脏又乱,人们在这洗衣服、扔垃圾也没人来管,水质十分差。”樊建华说,2013年,几位居民自发组织了民间护水队,从此巡河成了她每天必做的事,如今河道里的垃圾少了,水质也得到极大改善。

守护遗产 重塑千年文脉

江南“倚河而兴”,与此同时,沿岸的富庶也为江南沉淀下特色的市井文化和航道建筑,位于余杭塘栖的广济桥就是典型代表。

彼时广济桥下来往无数船只,但航行频率和船只吨位的不断提高也让这座古桥难堪重负,舟楫之密也一度让各船只堵塞在广济桥桥孔之下,难以通行。

是推倒古桥还是新开航道?这一选择考验着杭州对运河文化的态度。

1998年,杭州开辟一条全新的四级标准航道,新航道的承载能力解放了广济桥的通行压力,广济桥也得以完整保留。如今,作为大运河(杭州段)上仅存的七孔古桥,广济桥以它独特魅力向游客婉转讲述着运河故事。

运河不仅代表被“物”化的遗产,更代表一种生活方式。

在大运河(杭州段)起点拱宸桥西处,有座浙江省最大的手工体验基地——手工艺活态馆,馆内至今仍保有竹编、木雕、剪纸等二十余项中国传统工艺的记忆。

走进馆内,独特的作坊式场景和传统手艺人的现场展示贯穿整条参观路线。62岁的张燕萍在她的“作坊”内专注雕刻着黄杨木,这一技艺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2013年,张燕萍受邀从温州来到手工艺活态馆,以向游客展示这一传统文化。

张燕萍告诉记者,曾有不少青少年与外国人来此参观对黄杨木雕表现出浓厚兴趣。“技艺和文化需要传承,这里就像一个窗口,能将千年文脉留存下来。”

顺着活态馆向东便是拱宸桥,繁华的旧痕与文化的古韵扑面而来:繁华或将变迁,文脉仍旧续写。

融合发展 重谱开发范式

当前运河两岸已形成一条以自然景观为核心,以历史街区、博物馆群、遗产遗迹为节点的文化体验线路。

桥西历史街区曾见证着杭州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环境整治中,一批批工业企业退出历史舞台,但其厂房却得以保存。如今,其旧址上已建有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等博物馆群,不远处,“方回春堂”国药馆、张大仙庙等祭祀遗存及大量传统民居建筑与现代化的餐饮店、特色民宿等和谐交融,千年文化在浸润城市生活的同时不断探寻新的发展范式。

乘船行至大城北规划展示馆,馆内工作人员介绍,大城北是浙江和杭州近现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依托大运河运输便利,上世纪初通益公纱厂、武林造纸厂等拉开了杭州民族工业的序幕。此后,杭钢、杭玻、杭丝等一批工业企业也都聚集于此。

随着城市有机更新需求,原有工业文化被赋予新的使命:现有留存的27处工业遗产,不仅代表运河工业往昔的荣光,也承载着运河文化发展的新希望。如杭钢工业旧址综保项目,其利用遗存的工业风特色,导入文化休闲、体育运动、产业办公等城市功能,成为运河文化与工业文明融合的新地标。

“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做好保护、弘扬和利用的文章,让古老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城市生活,擦亮大运河这张‘世界文化名片’。”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说。

徜徉于大运河沿岸,这座古运河的前世今生仿佛触手可及。运河水缓缓流淌,沉淀千年的风韵也将继续焕发出新的生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