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水利灌溉工程得以延续至今,往往意味着工程在规划、工程类型和管理上的可持续性。过去的五年,宁夏水利系统进行创新和改革“双轮驱动”、数字治水使留存至今的宁夏引黄灌溉工程遗产容光焕发,再次生动地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人只能调动所有感官与黄河水相处。《唐徕渠志》曾记载,各渠道水管员被称为“水手”,渠首有位叫刘发兴的水手班长,每年放水后,在无测水仪器的情况下,夜里常提油灯一盏,察看水位升降,“久之能以水声的洪亮有力和微弱沉细,断定黄河水位的上涨与下降”。
坐落于青铜峡市的宁夏水利博物馆展区内,复原的“第一水管所”是上个世纪70年代,引黄灌区水管所的样版:自行车、手摇磁石电话机、玻璃马汽灯塔尺和铁探子辅助管水工具。
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在传承中不断健全完善,其管理手段在过去的五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无论是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还是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互联网+智慧水利”,促进了灌排骨干工程的提档升级。率先搭建起“云、网、端、台”智慧水利总体架构,全面实施“互联网+水利”六大行动,构环境、搭平台、采数据、建应用,形成了宁夏特色的信息化建设体系和建管机制。水利基层单位互联网基本全覆盖,建成重要数据采集点6.8万个,水慧通平台协同应用达56项。
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灌区管理手段向自动化信息化升级。11月17日,正值冬灌。渠首大坝管理所调度室里,调度员拖动鼠标,对几公里外的西干渠一号、四号闸门下达开启指令,闸门缓缓提升的高清画面和精准的数据实时传回到调度室屏幕上,整个过程仅几分钟——过去,这一操作过程至少需要调度员、操作员和监护员3个人来共同完成,执行一个调度指令起码要一个多小时,而且调控的精准度完全取决于操作员的经验。
目前,全区已先后借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续建配套等项目资金约2.7亿元,配套安装自动化量测水设备2899台套,其中干渠直开口1127台,覆盖率达25%。三大扬水系统,已经实现了控制智能化、库存备件最少化、运行效率最大化和监控管理可视化,“少人值班、无人值守”成为常态。
25条总干渠及干渠,126座泵站在与信息化数字化深入融合后,灌溉工程的功能和效益得以极大发挥。灌溉用水困难有效缓解,用水矛盾减少,一次灌水时间缩短3到5天,灌区管理人员减少11%,管理站、所、段减少12%,扬水泵站能源单耗降低20%,每年非正常开停机次数减少40%,灌区运行维护成本降低。全区粮食实现“十七连丰”,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三大扬水最大能力向贫困地区多供水,年平均供水8.5亿立方米,占全区引黄水量的8%,持续增强了灌区水旱灾害防控能力。(宁夏日报记者 裴云云 实习生 李海凤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