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绍兴12月12日电(记者 项菁)“在实验室与病毒较量10年了,在二三十岁这样的美好年纪,你如何看待‘冷板凳’和‘诗和远方’?”
“某种意义上说,‘冷板凳’就是我的‘诗和远方’。”刚刚领完奖的35岁施一面对中新网记者提问时不假思索,“对于我而言,‘诗和远方’既是当下专注科研的兴趣、守护人类生命健康的使命感,也是未来我希望的将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药物的发展方向。”
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峰会暨第四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颁奖典礼日前在浙江绍兴举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是“三十五分之一”。“经常有人问,我跟施一公老师什么关系,我只能说,我们在研究技术上可能有相似性,都在研究一些生命学的本质和现象。”施一笑言。
会议现场。 项菁 摄此次“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榜单中,涵盖生物医疗、智能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其中,施一通过整合结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对流感、埃博拉、拉沙等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感染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2009年我开始接触病毒的感染机制研究,每隔几年都会碰到新发突发传染病,每次病毒降临会紧张,也会兴奋。”施一举例说,“埃博拉病毒暴发的时候我没去非洲,而是在实验室内通过基础研究了解病毒如何入侵人体细胞,当时有了突破性的研究,并且还找到了一个新的药物设计靶点。”
2020年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不过,在施一的眼里,新冠病毒只是万千病毒中的一种。“大年初一那天,我就开始扎根实验室做科研攻关了。对于新冠病毒,我首先从聚合酶入手了解这个病毒的一些特性,很快发现新冠病毒聚合酶的活性比SARS病毒低,这一特性也反映出新冠病毒传播不易被察觉、传播能力强。除了科研,我还和团队小伙伴一起在线上做科普,减少社会恐慌。”
“冷板凳”上的科研固然重要,但让社会真正摆脱病毒烦恼,关键还在于能实战化的“解药”。
“病毒千千万,如果都在病毒袭击之后再搞研究、研发药物,人类永远处于被动状态。”施一认为科研与实践一样重要,“10年的基础研究积累,加上新冠病毒的狡猾,越来越让我感受到研发广谱性抗病毒药物的重要性。所以今年开始,我将目光转移到抗病毒药物研发上。”
施一谈到,科研单位必须跟企业紧密联系,把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用得起来的东西,“青年科学家也需要把眼光投向远方,可以多与青年企业家对话,同时也要加强科学家、企业家、医生三方之间交流与配合,更好地应对未来。”
青年科学家是全球科技创新舞台上的强劲力量,如22岁的牛顿就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帮助科学界发展出一套新的数学理论。以表彰中国“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为例,青年科学家如何看待和平衡好外界的“聚光灯”与科研的“冷板凳”?
“敢想敢做是青年科学家的优势特点。”在施一看来,“聚光灯”和“冷板凳”两者并不矛盾,“科学的本质是需要静下心来的,同时适当的曝光也能使这个人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假若有伯乐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投资和支持,之后,我们更能坐稳‘冷板凳’,去深耕自己的领域,甚至探索一些‘无人区’。”
“成就无关年纪。”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谈及,“35岁之前,那些富有勇气、潜心科研、敢于突破的青年科学家、创新者们,他们具备的潜能值得被发掘、被重视、被鼓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