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12月10日电 题:青海驻村干部:“精准扶贫”是礼包,我们是邮递员
作者 胡贵龙 潘雨洁
汽车在黄土山包上兜兜转转,拐进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牙加村的小广场,清晨阳光落在凉亭的木檐上,一见到健身器材上的村民,马宇和刘超远远地打起招呼。
“变化太大了,”马宇不禁忆起第一次进村时的景象:尘土飞扬的“羊肠小道”旁不见一座砖房,全是稻草、土坯房,村委会周边杂草丛生。
马宇、刘超在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工作,2015年派驻至联点帮扶村,担任牙加村驻村干部。“眼见此景,村庄要怎么发展?村民们能不能脱贫?”马宇和刘超“心里直打鼓”。
不懂方言、不习惯农村生活,但工作亟待展开。为了跟村民“打成一片”,二人开始挨家挨户“转村”。牙加村地处浅脑山区,农户分散住在五个山头,村委会居其中,未修通户路前,一上午走不了几家,每逢雨雪更是满脚泥泞,步履维艰。
图为刘超(中)跟村民一同查看养猪大棚情况。 受访者供图“那时候,我们不是在村民家,就是在去村民家的路上,”刘超说,每天几乎无法按时吃饭,全靠屯在车上的方便面“对付”。
从精准识别到开展帮扶,入户调查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全村每户收入来源、种养殖情况、盖房进展、申请救助、实际困难等,两人都要心中有数,“还要为村民讲清各项扶持政策,让大家明白每笔钱从何而来。”
养猪大棚里,村民寇辉善和解琦帮正在忙活,“2017年,听了他俩的建议,我们用到户产业资金买种猪和饲料,从最开始不到十头到现在一百多头,一家人年收入将近20万左右。”寇辉善说。
“平时养猪以外,我和老伴还当上了村里的护林员、清洁工,”解琦帮老两口没有子女,如今除了养殖,每月还有稳定收入。
“牙加村虽然距离西宁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但封闭的山区造成大家长期缺乏发展的意识、意愿,”马宇说,“自从村民们搞起养殖、外出务工,有了靠双手赚取的收入,主动性明显变强。”
既要积极发展产业增收,也要努力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近年来,村里漏雨严重、有坍塌隐患的房子逐户完成改造,村民们住进安全暖和的新家。“修通道路后,村里相继建起小广场、文化长廊,打造村庄绿化、美化工程,牙加村已从曾经‘满脚泥泞路’到如今‘身在花丛中’。”马宇感叹。
2018年,脱贫攻坚迎来冲刺阶段,每天开会、整理档案、填写完善各类表格,两人常常加班到深夜。“档案工作是重中之重,必须细心、专注,尤其是填报每户一本的精准扶贫管理手册,要确保录入国家档案的数据不能出错,需反复走访、核实、修改。”刘超说。
虽然工作辛苦,马宇和刘超也被村民的淳朴打动。“偶尔大家送来自己纳的鞋垫,”刘超笑着说,“拉着我们去家里吃饭,篮子里七八个鸡蛋全给我们炒了,那时感到心头一暖。”
去年,结束了任期的两人本可回到西宁,但双双选择留下,“就像盖房子一样,房子盖好了,装修也想完善、干好,”马宇说,“扶贫工作到了收尾阶段,要有始有终,看着老乡们自力更生,发展产业,今后生活不愁。”
五年驻村时光,习惯了“抬头是天,脚下是路”的生活,马宇和刘超似乎并未感到时间流逝,“青春在这里度过,牙加村不知不觉间成了我们第二个家,”马宇说,“‘精准扶贫’是国家送给老百姓的一个礼包,我们是邮递员,要准确无误地送到村民手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