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十后”到“九零后” 和平之声历久弥坚)志愿者孔佩雯:青春应直面战争之痛 也会遇见和平的暖
中新网南京12月9日电 题:(从“九十后”到“九零后” 和平之声历久弥坚)志愿者孔佩雯:青春应直面战争之痛 也会遇见和平的暖
中新网记者 申冉
“夏淑琴奶奶、夏至英奶奶、李高山爷爷、葛道荣爷爷……每次和这些老人们接触,总是很心疼,她(他)们和普通的爷爷奶奶很像却又不那么像。是受过战争最严重的创伤,却展现出更温暖一面的那些人。”
只有23岁的孔佩雯,已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做了5年的志愿者。5年里,她很难描述自己被改变了什么,却清楚地感觉到,在一次次“直面”和“相遇”中,自己的变化。
幸存者家属夏奶奶的家人留下的一张暖心留言条。被采访者供图2015年,作为初入南京晓庄学院的本科学生,孔佩雯了解到,学校在纪念馆有一支服务了二十多年的志愿讲解服务队。“我觉得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青年,也有责任为这段历史的传播做一些小小的贡献。”
基于这样的初衷,孔佩雯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一干就是5年,“工作包括了外景的引导讲解、场馆内的定点讲解,以及利济巷馆的定点讲解。”
孔佩雯和夏奶奶的合影。被采访者供图“讲解工作是高度重复性的,时间久了,年轻人难免感觉浪费时间、毫无收获,会出现队员讲解状态不好的情况。不过,有一件事,却让这种情况改变了。”孔佩雯说。
“2017年4月,志愿者小罗在讲解的过程中,遇到一家人,听得特别认真。讲解结束后,其中的一位老奶奶走过来请队员帮忙,能否寻找一下她爱人的脚印。这时,大家才知道这一家是幸存者老人的家属。”孔佩雯回忆,在小罗和其他队员的帮忙下,这位奶奶终于找到了老伴儿的脚印。“这家人参观之后就悄悄地走了,走之前,老奶奶的女儿在一张讲解词纸空白处写下一段留言。”
温暖的夏奶奶成为志愿者工作中最美的一次遇见,也成为年轻孩子们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被采访者供图留言的内容是这样的:感谢小罗的耐心、细致、体贴入微的讲解,关心和照顾。小罗一直陪伴着92岁的夏至英奶奶及子女来寻找老伴儿的脚印,并找到了哭墙上的大哥王华林的名字。谢谢小罗的一路陪伴。
孔佩雯看到之后,就把这张留言拍了放在志愿者服务群里,“当时一些闹着要离开的队员看了之后,再也没提过离队。而这张留言也成为我们志愿队的‘传家宝’,几乎每个新加入的队员看过都会被感动。”
担任讲解志愿者时的孔佩雯。被采访者供图这次无意中的相遇还有一个温暖的后续,“后来大家都想着去看望夏奶奶,可是他们走的时候什么联系方式也没留下,只留下一张在幸存者老人脚印边的照片。我就花了一个多小时,在纪念馆的铜板路上,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对比,最终确认了脚印,并找到了脚印相关的联系方式,才发现脚印的主人王华治老人已经在几年前去世了。”孔佩雯回忆,“在几次尝试的联系中,都因为夏奶奶年事已高,她的家人拒绝了我们。”
“后来,夏奶奶得知是纪念馆的讲解志愿者时,她对儿子说,‘让她们来吧,都是在做好事的好孩子’。”孔佩雯总是记得,2017年12月20日去看望夏奶奶的时候,“夏奶奶一直拉着我们的手说,‘还是和平好啊,谢谢你们来看我’。”
直面战争的痛,也遇见和平的暖。孔佩雯的青春有了坚实的根,长出灿烂的花。 申冉 摄“其实,该说谢谢的是我们,谢谢奶奶让我们知道,我们的坚持多么有意义。”直到今天,志愿队的小伙伴们都把和夏奶奶的相遇,当作是这份工作中最美的遇见。
“正是一次次这样那样的‘遇见’,让我坚持了5年的志愿者工作。”这份工作也深深改变了她。
“负责外景讲解时还好,后来去了利济巷分馆,每天身处在曾经慰安妇受难的地方,直面战争带来的惨痛,心里特别不舒服。”孔佩雯在一次活动中,和纪录片《二十二》的导演郭珂谈起了这种心理的不适,“他告诉我,这段历史要用心去看、去听、去讲、去克服种种悲痛,然后把幸存者们当自己的亲人去亲近,就会觉得离这段历史更近一些。”
在不断地用心接近中,这位年轻而善感的女孩改变了、成长了。“老人们的眼神总是让我心疼,带着倔强、忧伤,更多的是温暖和很多复杂而难以言明的情绪。和老人们的接触中,感觉自己变得更细心、更耐心,更爱我们的国家了。我也真正意识到战争带来的创伤不止于战争当下,而是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带来的伤痛。”
这份工作也影响着孔佩雯对未来的计划,“我一直不知道如何去描述‘和平’,但是听到一位国际志愿者的话,我觉得找到了答案:和平就是当爆竹声响起时,所有人不再感到恐惧。不久以后我要去英国留学了,到了那里,我想通过自己的专业,把这段历史以展览、纪录片、歌曲等形式,传递给更多的人听,呼吁大家都加入到珍惜和平的队伍中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