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合肥12月3日电 (记者 吴兰)一到办公室就打开电脑,通过监控系统查看两千公里外的昆明鲜花种植基地,登录拼多多网店了解前一天的鲜花销售情况……是“80后”杨道林常态化的工作。
杨道林今年36岁,自幼家庭贫困,三岁时因小儿麻痹症造成残疾,不能正常行走,曾经非常内向、自卑。他涉足电商、网上开店创业缘于偶然。
2002年,初中毕业后的杨道林从农村老家来到安徽阜阳,学习手机维修,之后的十几年,他不断摸爬滚打,开过手机维修店,成立过电子商务公司,凭着努力,取得不错业绩。
阜阳当地仓库里准备销往全国的鲜花 李康 摄2019年4月,杨道林带着家人去云南昆明旅游,在当地的花卉市场发现,鲜花生产成本与内地的市场销价存在广阔商机。
说干就干!回到阜阳后,杨道林就开始调研、筹备,倾尽十几年的积蓄,注册成立了主营鲜花、鲜切花及包装耗材批发零售的公司,开始涉足鲜切花电商市场。
杨道林看准了用户量巨大的新电商平台拼多多。去年8月他的第一个店铺上线,凭借着多年来在手机网销行业的经验积累,一周后他的鲜花网店单日鲜花销量就超过了一千单。这给了杨道林很大的信心,他随即扩大投资、扩增网店,并在云南租赁开垦数千亩的鲜花种植基地,公司创办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600万元。
今年以来,因为疫情,居民网购鲜花需求明显增长,杨道林的公司业绩直线攀升,已成为全国花卉电商行业的领先企业。此外,通过参加“多多助农”迅速整合资源,在拼单和游戏等方式的加持下,消费需求因为群聚效应不断放大,这也反馈到公司的发货数据上。杨道林说:“最少的时候,一天平均也要发2万单货,而到了高峰期,每天更是要发超过3.5万件鲜花到全国各地”。
随着订单增多、规模扩大,短短的两年时间,杨道林的运营团队从七八个人增加到了两百多人,仓库也搬迁了5次,从最初40平米的“小作坊”发展到现在2600多平米的专业发货仓。
由于鲜花销售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阜阳当地的花材种类相对较少,目前,杨道林在拼多多等平台销售的鲜花,主要来自云南昆明。除了帮助云南的花农就业、增收,在杨道林的帮扶下,阜阳当地的一些鲜花种植户也实现了增收。阜阳大丰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葛浩新就是受益人之一。
为了增加土地收益,葛浩新每年都会在薄壳山核桃林下套种芍药,芍药根作为药材出售。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到了芍药花期,为避免花与根争养分,他会安排工人把旺盛的芍药花掐掉。
今年,杨道林在玫瑰、百合之外,尝试销售阜阳当地的芍药花,发现销量很好,于是他主动找到葛浩新,以0.3元/枝的价格,收购了他种植的所有芍药花。葛浩新只需安排工人剪摘、打包,发往杨道林的千花汇商贸公司仓库。
葛浩新仔细一算,今年,他的基地一下子多营收十余万元,还带动几十名农户增收,这让种田“老把式”葛浩新格外惊喜,他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曾经的“废弃花”居然能变成“网红花”。
除了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外,在杨道林的公司里,还有一群残疾员工。坐在轮椅上的张丽,正在电脑屏幕前处理网店的售后咨询工作。今年35岁的张丽因为年幼时的一次意外,让她永远失去了双腿。
“我不能独立生活,来这里上班之前只能在家里接一些零活补贴家用。”张丽说,直到去年5月份,阜阳市残联介绍她来到公司做客服,收入增加了,生活也有了色彩。
“我本身是一名残疾人,刚进入社会的时候,也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才创业的,我知道残疾人的不易。所以,我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他们。”杨道林说,“电商给了我无限的想象空间。阜阳是一个农业大市,接下来,我准备在阜阳建立云仓,除了鲜花,还将通过电商,将更多的阜阳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帮助更多老乡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