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23日电 (戚亚平 易然)连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一团每天数百人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开展冬季植树造林。
十一团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成立之初,四周皆为荒漠戈壁,地面植被稀疏,苍凉空旷,黄沙肆虐。五十多年来,该团以团部花桥镇为中心,每年植树造林扩大绿洲,人进沙退,现已建成耕地面积23万亩、农田防护林及特色经济林14.85万亩,农田林网化率达到90%,形成了“野生防护林”“人工生态防护林”“生态经济林”“基本农田防护林”“居住区美化林”五道屏障。
据悉,十一团南北长26公里,东西宽15.9公里,海拔1004米,农田紧贴塔克拉玛干沙漠,因而该团又被称为“沙漠之门”。“十三五”期间,该团广泛运用新科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成功栽种耐旱植物,防风固沙,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
近年来,该团在“沙漠之门”沿线数公里的地下预埋了输水管网,再由毛细软管将水和营养引到地面“树”的根部,即使是纯粹的“沙土”,植被都能成活、生长。

记者看到,五年前还是起伏的沙梁,现在红柳覆盖其上。通过卫星云图可看到,该团建成的绿洲像“绿丝带”镶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长度达五十里左右,蔚为壮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