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标准农田3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33万亩,用占全区3.2%的耕地生产了8.5%的粮食。
奶牛存栏达5.2万头,生产优质鲜奶25.5万吨,成母牛平均单产达10.74吨,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葡萄酒年生产能力达到4.5万吨,占全区半壁江山。
……
“十三五”,对于宁夏农垦集团来说,是家底殷实的5年,是“含金量”更足的5年,是获得感更强的5年。作为国有企业的宁夏农垦,聚焦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筑牢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根”与“魂”。5年间,宁夏农垦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22.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6.6亿元,预计2020年达到28.3亿元;营业总收入从2015年的26.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4.5亿元,预计2020年达到3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7.5%。
高质量打造绿色农产品“新高地”
“目前我们已有3600亩果树挂果,去年产量达到50万公斤,水果主要销往东北、上海、河南、福建等地。”宁夏农垦集团渠口农场公司董事长丁宝玉指着果园向记者介绍,别看现在这儿种满了果树,8年前却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滩地,“2023年,我们的果园将进入盛果期,届时年产值预计可达3000余万元。”
“十三五”期间,宁夏农垦秉持“引领健康生活”理念,持续深化改革发展,集中精力发展现代农业,5年累计投资36亿元,农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枸杞种植面积稳步恢复,钙果、沙棘、玉露香梨等产业从无到有;在保粮食产能的同时,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饲草基地25万亩;实施种粮一体化发展,种子统供统繁达到5.2万亩。
投资11.3亿元新建太阳梁、白土岗万头奶牛养殖场2座,新增养殖规模2.4万头,奶牛养殖规模从2万多头扩大到7万头。实施“牛羊双增”发展计划,自2016年以来,肉牛养殖规模从100多头扩大到1万头以上,肉羊存栏从1000多只扩大到1万只。
坚持以品牌拓市场、以市场促加工、以加工带基地,优质葡萄面积稳定在5.8万亩,近3年去库存2万吨,扭转了葡萄基地缩减趋势。
智慧农业保障“舌尖安全”
走进宁夏农垦集团巴浪湖农场公司设施园艺基地的葡萄棚中,偌大的葡萄大棚内居然种了没有几株葡萄,每一株葡萄树都栽在用黑色多孔材料制成的2米见方的“花坛”里。
“这是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技术,每一棵葡萄都有专属的营养供给,像种‘盆栽’一样种葡萄。”巴浪湖农场公司党委书记张伟向记者介绍。
大田安装高清摄像头,地里埋藏传感器,机车安装智能终端,这一系列现代技术的手段,已成为宁夏农垦一大亮点。
在平吉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综合应用环境和植物生理生态信息传感器,搭建温室无线测控网络系统和温室管理平台对作物长势进行实时监测,有针对性的实现植物生长发育环境的最优智能控制、和病虫害远程防治。
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建设枸杞、苹果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区,基于“物联网+农业”技术,核心示范区实现节水40%-60%,提高劳动效率80%以上,增加果树生长量和经济林果实产量30%-60%。
与南京丰顿、宁夏创耀信合作开发建成“智慧牧场综合信息管控平台”系统,实现数据自动动态采集、实时分析并回传各系统物联网设备,实现牧场各生产环节统筹管理,集中管控与信息化管理。
让特色农业“接二连三”
“我们的鱼是纯天然的咸水鱼,不喂饲料,只吃水草和鱼虫,鱼肉鲜嫩而安全。”在天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宁夏农垦集团长山头农场公司董事长杨成虎说。
“十三五”期间,宁夏农垦坚持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之路,当好保障自治区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同时,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垦区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培育出一批极具潜力的宁夏农垦特色产品品牌。
围绕贺兰山东麓玉泉营葡萄种植基地和西夏王酒厂产业基础优势,规划建设玉泉营葡萄产业融合园;按照农旅结合发展思路,规划建设平吉堡生态农业园,打造都市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依托暖泉农场区域丰富的种养加产业资源,规划建设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
整合垦区优势特色农副产品,在平吉堡生态庄园建设信息化中心、果蔬加工中心、冷库、电子商务仓储配送中心、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及相关流通体系配套设备,打造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完善从源头到餐桌的特色食品供应链。
“十三五”以来,宁夏农垦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方向,致力于智慧农业发展,达到从数量到质量、稳产到增产的转变,为现代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展现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端稳“宁夏饭碗”的十足“底气”。(记者 张 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