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潘爱华驾车出发。
潘爱华为车辆“美容”。
公交充电员夜间值守。
为乘客测量体温。
寒冬时节,作为公共交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公交线路依然时刻保持着准点高效的运营,在方便大众出行的背后,是一群默默守护的公交人。近日,记者走近他们。
公交司机 耐得住严寒守得住安全
上午10点,30路公交司机潘爱华,刚刚结束一个趟次的运营,乘着休息时间,赶紧打点热水,把冻住了的拖把化开,开始擦车。“以前的燃气车,发车前必须要热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的车,现在车辆条件好了,行车过程中空调打开,车里的温度就慢慢升起了,这么好的车,我们更要爱护好它。”仔细擦车的潘爱华告诉记者。
寒冬时节,也是对公交车司机们最挑战的季节,头班要克服早起的困倦,末班要忍受孤寂的冷清,更要做好各种保暖工作,来抵御低温带来的影响,棉服、手套、暖贴都是最基本的标配。“最冷的时候,要戴着厚厚的护膝,还要备一个大玻璃瓶,装上热水,放在腰上或肚子上,因为很多司机有职业病,腰不能受凉,在腰上捂个热水瓶就不会酸痛。”
每到雨雪天气,路面和车门口的台阶会结薄冰,公交司机的精神随之紧张了起来,无论是路面还是车内的安全,都要格外关注。“每天出车之前,我都要给自己说一句话:今天必须安安全全地出车,平平安安地回来。因为我肩负着一车人的出行安全。”潘爱华说道。
公交充电员 生物钟日夜颠倒
寒冬时节不仅考验着公交司机,也考验着公交车辆,让公交车辆每天保持最佳状态,维护正常运营,是加气员、充电员们的工作。晚上8点半,结束运营的车辆陆续回场,阅海湾油气站充电站站长吴雪松,带着夜班的加气员和充电员们,开始了他们的工作。“冬天的话,气体中的液体含量会加大,在给车辆充装气体时会有车辆管线冰堵的问题。充电这块,电池也充得特别慢,如果遇到限流或是其它情况,要及时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充电员号称是“公交的守夜人”,因为给公交车充电,都得等公交车结束运营才可以进行。从晚上7点半到第二天早晨7点半,充电员们需要整夜值守,一小时一巡查。“我们在工作期间是不允许玩手机、听音乐、看电视的,所以到了夜里最困的时候,职工要么相互聊聊天,要不就出去冻一冻,保持清醒。”
吴雪松告诉记者,长期的夜班工作会导致人的生物钟日夜颠倒,对家里人难免有所亏欠,而他们选择这样的岗位,是因为身上担着一份责任。“我们有一个雷打不动的原则,就是一定要保障运营线路车辆的正常运营。”
安全督导员 忙起来就顾不上冷
“按照要求我们是6点钟到岗,但5点半之前我就到站台了。因为头班公交车来得早,有的乘客不到6点就到了站台,我们必须赶在乘客来之前,打开设备、打扫卫生,把工作安排就绪。”早上7点半,日夜交替之际,整个城市开始“苏醒”,路上的车辆多了起来,人们行色匆匆。在通达街站上行站站台,换乘公交的人络绎不绝,安全督导员姜艳荣正在对每一位进站的乘客进行体温检测。
“疫情发生以来,我们要监督每位乘客都要戴好口罩。有些乘客站在黄线以内等车,这样会挡住下车过道,而且离电动门太近的话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作为一名安全督导员,姜艳荣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仅要对每位进站的乘客检测体温、检查三品、检票,同时要注意进站的车辆是哪一路,提前告知乘客乘坐上车,发现乘客有不文明行为,也要适时进行提醒。虽然姜艳荣的工作范围就限定在十米站台之内,但她多数时间会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现在天的确冷了,公司给我们发了棉衣棉服,我还特意在脚底和背后贴了暖贴。不过只要忙起来的话,也就顾不上冷了。”姜艳荣服务的站台有1路、101路、102路、108路、301路、快速公交一号线等6条线路的公交车经过,客流量大,人员较为密集,一上班就得站6个小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一年多,姜艳荣早已适应了这样的工作节奏,而且乐在其中。“也有乘客对我们说‘多穿点,天冷’之类的话,挺暖心的。我挺喜欢这份工作的,希望能继续加油,干得更好。”
背景资料
截至2020年10月末,银川公交在职职工人数4515人,运营车辆1797辆(其中新能源车辆615辆,占车辆总数的34%),运营线路169条,线路总长度3076.63公里,线网总长度1032.19公里,银川市公交线网基本实现了城市建成区全覆盖,并连通永宁县、贺兰县、苏银产业园及周边主要乡镇;累计客运量达15014.47万人次,日均客运量约49.4万人次;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1.77%;乘客满意度得分85.9分。这样的成绩背后,离不开每一名公交人的辛勤努力和默默付出。
(记者 周晓彤 杨小龙)